幼兒教師編童謠 演繹制茶全過程
希望孩子們了解鐵觀音 愛家鄉(xiāng)愛生活
核心 提示
近日,一組《鐵觀音制茶童謠串燒》在網上廣為流傳,作者將安溪鐵觀音的制作工藝用童謠的形式演繹,讓人耳目一新。記者了解到,創(chuàng)作這組童謠的是安溪幼兒園老師胡曉鳳,她想以孩子們易于接受的形式,讓他們了解家鄉(xiāng)的鐵觀音,熱愛家鄉(xiāng),熱愛生活。她表示,自己準備將這些童謠譜上曲,讓孩子們傳唱。 □本報記者 吳志明 文/圖
創(chuàng)新 童謠演繹制茶環(huán)節(jié)
“太陽真聽話/乖乖出來啦/暖暖的/舉著烤箱笑哈哈……茶葉寶寶真聽話/乖乖出來啦/嫩嫩的/緊挨著說什么悄悄話。我們真聽話/乖乖出來啦/美美的/把茶葉寶寶抱回家……”假如告訴你,這首《你們真聽話》寫的是安溪鐵觀音的采青環(huán)節(jié),你是不是會覺得新奇?
接下來的曬青環(huán)節(jié),則變成了《熱氣澡》:“那是太陽公公冒熱泡/在給茶葉寶寶洗熱澡。哦,茶葉寶寶動不了/我來幫它翻翻身/正面洗一洗/背面洗一洗……”
涼青環(huán)節(jié)茶葉寶寶則是在睡覺:“……笳籬架/你真好/像暖床/茶葉寶寶躺進去/靜靜地/靜靜地睡著啦……”還有搖青環(huán)節(jié):“搖啊搖/小朋友搖著茶寶寶/茶寶寶睡著啦/呼嚕/呼嚕/打鼾的香氣/飄啊飄/飄啊飄。”
在殺青環(huán)節(jié)、揉捻環(huán)節(jié)以及烘焙環(huán)節(jié),同樣是充滿了童真童趣,尤其是烘焙環(huán)節(jié),成了《茶寶寶的夢》:“……茶寶寶睡/柴火是你的棉被/溫暖像翅膀/讓你在夢里輕輕飛。風媽媽柔/陽爸爸暖/雨姐姐潤/一不小心你就醉/綠了山坡/香了原野/山歌聲聲伴你歸……”
點贊 制茶過程詩情畫意
“這是誰編的?太有才啦。”網友@茶鄉(xiāng)茶農表示,自己做茶近十年,對鐵觀音的每道工序都很了解,“沒想到硬邦邦的制作過程可以寫得這么詩情畫意,看了這些童謠,感覺制茶都不會那么辛苦了。”
網友@上善若水表示:“童言童語,演繹童真童趣,可見創(chuàng)作者擁有著一顆童心,在這個人心浮躁的年代很難得。”
從事語文教學十多年的吳先生則表示,該童謠運用排比的方式,朗朗上口,想象大膽豐富,形象生動,從文學角度來說也是一組不錯的作品。
講述 盼童謠宣傳茶文化
近日,記者聯系上童謠的作者,安溪縣第十一幼兒園老師胡曉鳳。據其介紹,她1983年出生于安溪縣蓬萊鎮(zhèn),從小喜歡文學,畢業(yè)后到安溪西坪當了十多年的幼兒園老師,閑暇時喜歡寫些文章。去年9月份,她創(chuàng)作了童謠《小小孩大大夢》,并請老師——泉州女子高等專科學校藝術系教授佘錚嶸譜了曲。沒想到,該童謠竟在孩子中傳唱開,這讓她信心倍增。
安溪西坪是鐵觀音的產地,幾乎家家戶戶都種茶,平日里品茶、喝茶氛圍濃。“我就琢磨著如何以貼近孩子的方式,讓他們了解茶文化,喜歡茶,愛喝茶。”胡曉鳳說,自己還是個導游,同時是高級茶藝師,經常要面對海內外游客,介紹安溪本土文化。去年12月份,她有感而發(fā),根據鐵觀音的制作工藝創(chuàng)作了這組童謠,“前后只花了三四天時間,起了個頭,就想趕緊寫完”。隨后,她將作品發(fā)到微信朋友圈,得到朋友的肯定。
胡曉鳳表示,她琢磨著要多寫點相關的童謠、童詩、童話,寫一本具有本土氣息的書,再搭配DV等形式,效果應該不錯。“老師不容易,我不想拘泥于瑣碎的日子,想著能否在平淡無奇的生活中攪和出一些小浪花,提煉升華,既寓教于樂,又不負自己。”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chuàng)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yè)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chuàng)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959379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