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安溪縣不斷深化“簡政放權,放管結合”行政審批工作機制,最大限度簡政放權,通過一線辦公,“月嫂式”服務,釋放“活力安溪”源動力。
馬上就辦服務提速
“你們辦事雷厲風行,那么快就辦好了營業執照,解決了我們企業的一大難題,萬分感謝!”不久前,湖北客商曹坤領到安溪縣工商局頒發的營業執照時欣喜地說道。
安溪縣行政服務中心主任蔡財強介紹,自開展“馬上就辦、辦就辦好”以來,安溪縣進一步壓縮辦理時限,優化辦理流程,推進權力前移。企業設立并聯審批再提速,對要件齊全符合法定形式的新設立企業實行一個窗口接件、并聯審批。目前,進駐“中心”的417個審批事權,審批承諾時限全部控制在法定時限的35%且7個工作日之內,承諾時限為法定時限的18.72%。
針對重點項目,該縣細化目標任務,倒排年度投資計劃,列表開單、掛圖作戰,實行“時間倒排、任務倒逼、責任倒追”,落實服務保障,實行“月嫂式”服務機制,營造“安商、親商、富商”的良好氛圍,建立重點項目“綠色通道”,簡化辦事流程,實行“快接、快審、快辦、快結”原則,讓項目盡早落地,開花結果。
行政服務的提速,讓企業和群眾受益,促進投資項目快速推進。2016年開春剛過,雙安浦口大橋、蓮苑大道、思明園思明大道、華電安溪青洋風電、晶安光電三期等9個項目順利開工建設,2016年及“十三五”取得“開門紅”。
先行先試流程優化
日前,泉州筑倫裝飾有限公司辦稅員蔡曉剛來到安溪縣國地稅聯合辦稅服務大廳,這一天他要為公司辦理納稅識別號變更并重簽銀稅協議。今年,該縣創新簡政放權服務,先行先試,建成全省首個國地稅聯合辦稅服務大廳。
一個綜合服務窗口,完成國、地稅涉稅業務融合通辦,解決納稅人辦稅“兩頭跑”問題,真正實現了“走進一家門,辦全兩家事”的便利性。該大廳采用“一人一窗一屏雙機雙網雙系統”辦稅模式,納稅人進入聯合辦稅大廳后,只需要取一個號,排一次隊,就能在綜合服務窗口一次性順利辦結國稅、地稅兩家的涉稅業務。它不同于以往國地稅互派窗口,也不同于簡單整合國稅系統和地稅系統辦稅服務廳,而是將國地稅涉稅業務深度、無縫對接,從而實現“1+1>2”的國地稅合作效應。
“我們著重在‘簡’和‘放’上下功夫,通過優化辦事流程,方便企業和群眾。”蔡財強介紹,通過對冗長的環節進行再壓縮,入駐中心事權平均設置審批環節3.77個,比規范前減少環節1.01個,共計減少環節378個。
審批下鄉精準監管
吳利明是廣東佛山一家食品廠老板,前年回老家探親,看到感德鎮茶產業發展勢頭正勁,打算在鎮里創辦茶葉食品廠。他原想要到縣城辦手續,聽說鎮里就可以辦好,很高興:“太方便了,不必大老遠跑到縣城了。”
為配合行政審批事項下放鄉鎮,安溪縣24個鄉鎮全部成立便民服務中心,圍繞項目投資、企業登記、社會管理等事項,開展集中審批,提供一站式服務。2010年起,該縣分批向鄉鎮下放行政審批事項,包括婚姻登記、個體戶注冊登記等。2014年9月又下放企業投資項目核準、農民專業合作社設立等13個審批事項,至2015年,已累計下放行政審批事權107項,占縣行政服務中心全部事項的22%。
蔡財強表示,行政審批下放到鄉鎮,便民利民,讓農民不出鄉鎮就能把大部分的事都辦了。不僅減輕了百姓的經濟負擔,也大幅度提高了政府部門的行政效能,一舉多得。此外,審批權下放,帶來的不僅僅是辦事便利,更增強了鄉鎮經濟的活力。統計顯示,近三年來,全縣新增的茶葉專業合作社和工業企業,超過八成布局在鄉鎮。通過審批權下放,鄉鎮干部對本地情況、企業需求更了解,更接地氣,放權鄉鎮,使監管更加精準、服務更有效率。
(林欽固)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959379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