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2月29日電(IT頻道 吳濤)全面下調境外漫游費、京津冀手機漫游費取消、流量當月不清零……自提速降費實施以來,上述幾個曾飽受吐槽的通信業務在2015年取得實質性突破。
這結果得之不易,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曾三次督促,工信部也曾數次喊話。此前工信部表態稱,預計截至10月底,固定寬帶降幅超過30%。對應上述時間點,12月24日工信部表示,2015年提速降費年度目標超額完成,其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10月底,我國固定帶寬資費水平比去年底下降50.6%,移動流量平均資費水平下降39.3%。
針對提速降費工信部數次喊話
自2015年3月5日“加快建設光纖網絡,大幅提升寬帶網絡速率”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后,提速降費就成為大家關注的話題。隨著移動互聯網時代的來臨,提速降費既迎合網民期盼,又和我國經濟轉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和“互聯網+”等戰略息息相關。
正因如此,提速降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今年曾三次督促。5月13日,李克強總理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時指出,要實施寬帶免費加速,使城市平均寬帶接入速率提升40%以上;推出流量不清零、流量轉贈等業。
另外,在3月5日,李克強參加全國政協十二屆三次會議的經濟、農業界聯組討論時說,“有些發展中國家的網速都比北京快,我們信息基礎設施的投資潛力確實還很大。”4月14日,李克強在其主持召開的一季度經濟形勢座談會上表示,可以研究如何把流量費降下來,實現“薄利多銷”。
提速降費還和“雙創”、“互聯網+”等戰略息息相關。工信部發言人聞庫7月22日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發布會上曾說道,隨著《指導意見》各項任務目標的全面落實,我國寬帶總體水平將進一步快速提升,將更好地助力我國經濟轉型升級、保障支撐“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有效促進城鄉就業、不斷推動“互聯網+”發展。
執行上,2015年4月28日,工信部提出五項措施提網速,包括光進銅退、引入民資、共建共享、小區改造、優化網絡等。5月8日,工信部發布關于實施“寬帶中國”2015專項行動的意見,意見指出,年底使用8Mbps及以上接入速率的用戶占比達55%。7月22日,工信部明確提速降費時間點:10月底前完成固定寬帶降費。并預計50Mbps和100Mbps平均降幅超過30%,20Mbps平均降幅超過20%。
在提速降費的大環境下,5月15日,三大運營正式公布了提速降費詳細方案。
三大運營商待交提速降費成績單
正如上所述,在5月15日,三大運營商同一天公布提速降費方案,方案中顯示,至2015年底,中國移動綜合資費同比下降35%以上;中國聯通降低全網移動用戶數據流量綜合單價20%以上;中國電信寬帶降價近四成,流量資費平均降30%左右。
臨近年末,執行效果如何呢?中新網IT頻道聯系了三大運營商相關工作人員,但均未得到有效的數據資料。一運營商內部人士對中新網IT頻道透露,2016年1月份,三大運營商會針對提速降費召開新聞發布會,屆時將總結2015年這一年來提速降費所完成的工作。
在12月份舉行的2015年中國移動全球合作伙伴大會上,中國移動移動董事長尚冰稱,中國移動流量綜合單價已下降43%。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尚未有此方面的公開消息。
在提速方面,三大運營商均表示,其4G下行最高速率已至300Mbps。這得益與其4G+戰略的推進,今年下半年,三大運營商都發布了4G+戰略,并稱將成為其2016年的核心業務之一。另外,中新網IT頻道從三大運營商內部獲悉,其5G的研發均提上日程,并開展了部分試點工作。
工信部稱提速降費超額完成年度目標
三大運營商雖尚未公布提速降費完成的詳盡情況,但來自工信部的數據顯示,截至10月底,固定寬帶單位帶寬資費水平比去年底下降50.6%,移動流量平均資費水平下降39.3%,超額完成提速降費年度目標。工信部部長苗圩還稱,2015年全國平均接入速率較2014年增長1.17倍,網間寬帶擴容612G。
另外,提速降費2016年還將繼續。12月24日,全國工業和信息化工作會議對2016年提速降費工作作出部署,制定了高速寬帶網絡建設和提速降費年度行動方案,力爭2016年基本實現所有設區城市光纖網絡全覆蓋,20M以上高速寬帶用戶比例超過50%,4G用戶達到6億戶。
提速降費的總目標早在今年5月15日工信部就提出了,到2017年底,所有地級以上城區家庭具備百兆光纖接入能力,4G網絡全面覆蓋城市和鄉村;直轄市和省會城市寬帶接入速率達到30Mbps,其他城市達20Mbps;手機流量和固定寬帶平均資費大幅下調。
三大運營商降費措施落地節點一覽
2015年5月起,中國聯通全面下調國際漫游數據資費,標準資費降至5元起,國際漫游資費平均下調80%。
2015年6月15日,中國移動下調國際漫游費,資費平均降幅超70%。
2015年7月1日起,中國電信進一步降低國際漫游資費,最大降幅超90%。
2015年8月起,京津冀手機漫游費取消。
2015年10月起,手機流量當月不清零開始實施。當月套餐內剩余流量可轉至下月優先使用。(中新網IT頻道)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959379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