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降”或派生貨幣總量4萬億
對經濟將起較大刺激作用
昨日,針對央行“雙降”,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王松奇稱,央行“雙降”原因,主要在于“目前的經濟金融情況非常糟糕”。他舉例稱,根據其在各地調研結果,各地均存在一定的GDP、投資數據水分。“像煤炭、鋼鐵這些過剩產能很難活下去,服務業也在萎縮,只有農業還算比較穩定,因此實體經濟狀況很不好,宏觀經濟在此階段急需貨幣政策的刺激。”
華泰證券首席分析師羅毅則表示,根據其測算,本次“雙降”可以派生貨幣總量4萬億元左右,釋放流動性7100億元。央行的這一行動也代表著,其定向寬松的口徑保持不變。
王松奇表示,本次降息降準為實體經濟下了一場“及時雨”,從世界范圍來看,貨幣政策基本都著眼于短期,調整力度基本都為微調。“從這次調整的點位來看,力度已經非常大了,短期內會對實體經濟起到比較大的刺激作用。”
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學院教授郭田勇表示,目前國內經濟仍然沒有擺脫低迷的態勢,降息降準有穩增長的需要。同時,降準和降息與全球金融市場發生的動蕩有關。
“中國作為大國,其貨幣政策不僅要立足于國內,也要有國際視野。”郭田勇認為,中國的經濟和國際市場關聯度越來越高,央行此時降準降息,也有基于全球視野考慮的因素,是為了維護全球金融市場的穩定作出的決策。至于財政政策會如何配合,要根據實體經濟的情況做下一步的考慮。
從解渴實體經濟出發的這一輪降準降息,同時也為目前暴跌的股市下了一場“及時雨”。羅毅認為,央行釋放出“雙降”大招,釋放出來的巨大流動性,其實是希望以市場化的方式,讓目前的股市平穩著陸。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研究員李布則表示,“雙降”之后,市場的信心會大幅提振,在一定程度上會消除近段時間大跌帶來的負面影響,因此央行降準降息時機選擇“很及時”。
(新財)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