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本月起,國內部分城市開始試點通過藥店銷售嬰幼兒奶粉,其中,北京將有20家藥店開設嬰幼兒奶粉專柜。一時間,“奶粉進藥店”的話題在行業內再次引起廣泛討論。
昨日,記者走訪中心市區多家藥店了解到,我市已有部分藥店從事奶粉銷售,而大部分藥店也在為“奶粉進店”著手做準備。業內人士指出,由于市民進藥店買奶粉的消費習慣還未形成,“奶粉進店”短期內銷售情況可能并不樂觀,但從長期來看,或將提高藥店平效,改變我市藥店收入整體下滑的格局。
部分藥店銷售奶粉
在中心市區豐澤街一家大型商超里,市民吳女士正在為自己剛滿月的孫子選購奶粉。她告訴記者,此前,孫子食用的奶粉是托一位朋友從香港的藥店里購買的,在她看來,奶粉進藥店有藥品流通渠道嚴格的質量檢測系統作擔保,質量更有保障。
“奶粉進藥店,這項政策有利于消費者身體健康,更有利于藥品零售門店的發展,是一件雙贏的好事。”泉州市溫陵醫藥商場的負責人向記者表示,藥店有著較為嚴格的保存條件和質量檢測系統,比如,同樣是保質期一年的進口嬰幼兒奶粉,可能放在商超的溫度較高的庫房里,大半年沒賣出,質量就會出問題,而藥店的庫房因其有著溫度調控系統,相比其他渠道,藥店銷售的奶粉更讓人放心。據介紹,目前他們正在辦理銷售奶粉的資質,但是進貨以及銷售上具體怎么操作還不確定。
正在為“奶粉進店”做準備的不止溫陵醫藥商場一家。記者了解到,市區南星大藥房早已未雨綢繆,拿到了銷售牌照。而位于市區鐘樓附近的一家國大藥房已經開始銷售奶粉,據該店相關負責人許女士介紹,目前,奶粉在店內的總銷售額中占比并不大。不過,這可能與當前多數市民還沒有形成到藥店買奶粉的習慣有關系,隨著“奶粉進店”政策的普遍推廣,藥店將迎來機遇。
藥店或增兩成業績
記者了解到,嬰幼兒奶粉進入藥店的政策剛一發布,就在孕嬰童行業中引起關注,一些奶粉生產企業早已按捺不住,開始嘗試和藥店渠道接軌,提前布局藥店這一終端渠道。據悉,商超以前銷售嬰幼兒奶粉,只要求有衛生檢驗報告即可,但是藥店對于其銷售的產品,檢驗要求要嚴格得多,而且要求對商品批批檢測,這都需要嬰幼兒奶粉廠家提前適應。
根據商務部有關人士透露的消息,商務部計劃在2013年到2015年初步完成奶粉進藥店的三個階段:從今年10月至明年春節,完成在北京和江蘇試點;明年春節后,在試點的基礎上,選擇100個消費能力強的城市擴大試點,完成1萬家店的投放;到2015年,再投放1萬家,擴大到400個城市。
“按照這個擴張速度,如果今后多數嬰幼兒奶粉都在藥店銷售,那無疑將給業績不振的藥店帶來銷售額的巨大增長。”南星大藥房總經理林海云認為,嬰幼兒奶粉在藥店銷售能發揮藥店專業性的特長。業內預計,“奶粉進店”兩三年內每年至少能讓藥店銷售業績增長將近20%,如果還能帶動其他嬰幼兒產品在藥店的銷售,藥店因此獲得的銷售增長效應將會被再次放大。
不會引發價格上漲
然而,不少市民擔心,藥店銷售的嬰幼兒奶粉可能會在價格上略高一籌。
“藥店按照藥品儲存方式儲存奶粉,成本必然提高,這是否意味著奶粉價格也相應提高?”市民吳女士表示,嬰幼兒奶粉作為消費品,毛利率大大低于藥品,而且柜臺展示占地面積又大,藥店可能會因此而提高奶粉的售價。
記者了解到,一方面,相對于商超而言,藥店面積有限,租金又在不斷提高,這要求藥店要提高店鋪的平效;另一方面,作為快消品的奶粉,毛利率一般在百分之十幾,在商超中甚至更低,而藥品的毛利率一般不低于20%,不少藥品毛利率高達40%,這都讓社會各界質疑奶粉進藥店后會有漲價的可能。
“奶粉雖然毛利率很低,但是總的銷售金額卻不低。”對此,林海云表示,“奶粉進店”會引發奶粉漲價的可能性很小,消費者大可不必擔心。據介紹,一般情況下,顧客在藥店里買奶粉,可能一下就買走了2瓶,按照每瓶250元計算,利潤即使只有50元,也相當于賣藥給三四個顧客了。更不論,購買嬰幼兒奶粉的顧客一多起來,還能給藥店帶來更大的客流量,以此提高店鋪的平均效益。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959379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