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初,在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民生主題記者會上,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部長倪虹表示,2000年以前建成的城市老舊小區都要納入城市更新的改造范圍,因地制宜實施改造,也鼓勵地方探索居民自主更新改造老舊住宅。記者從泉州市住建局獲悉,泉州市共有2000年前建成的老舊小區844個,今年年底前將基本完成改造。
中心市區千億商業城改造后,多了兒童樂園。(泉州晚報資料圖片)
豐澤區云谷小區改造加裝電梯(泉州晚報資料圖片)
在市民的印象中,2000年前建成的老舊小區大多地面坑洼、外墻斑駁、樓道昏暗、管道漏水、設施老舊,同時,還存在停車難、充電難、無物業等“老大難”問題。不過,在泉州,這樣的情形將會成為過去式。今年年底,2000年前建成的老舊小區將完成雨污分流、垃圾分類、智慧用電、消防整治等基礎類改造,有條件的小區,還將加裝電梯、全面覆蓋監控等。改造后,老舊小區結束“無人管”的狀況,將通過社區兜底探索“大物業”管理模式等方式,建立長效管理機制,讓改造成果得以鞏固和延續。
近年來,泉州的老舊小區改造不斷提檔,從基礎類向完善類、提升類邁進。2025年,泉州市有99個城鎮老舊小區迎來開工改造,除了基礎的“四個必改”,還將全面整治小區及周邊環境,為居民提供更加宜居的生活空間,并聚焦“一老一小”的需求,建設或改造小區及周邊的相關配套設施。同時,鼓勵有條件的小區同步開展樓棟加裝電梯、養老、托育、助餐等工作,以進一步提升居民的生活質量。
以新理念補齊機制短板,以新舉措回應民眾訴求,以新消費固化改造成效,泉州以“新”推進老舊小區改造,打造出一批示范小區。“片區化”改造的理念,破解了單個小區配套設施建設空間不足、功能不齊全的問題;數字賦能的新舉措,通過線上平臺收集民情民意,將“問需于民、問計于民、問效于民”貫穿于改造中;鼓勵加裝電梯、完善充電設施、試點服務消費等,讓老舊小區更宜居。
改造排水管網688公里,加裝電梯536部,新增機動車停車位5109個、電動汽車充電樁388個、電動自行車充電位3480個,建設文化休閑、體育健身場地、公共綠地等196片,增設養老托育等公共服務設施17個……泉州老舊小區改造取得積極成效。從2019年中央部署實施城市更新以來,泉州已累計實施老舊小區改造項目1516個,惠及居民22.8萬戶,完成投資16.3億元,為老舊小區居民改出了幸福的“新生活”。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