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要創新發展“晉江經驗",抓住制造業大盤,政企互動保金融、保用工、保市場、促投資;同時,加快創建全國民營經濟示范城市。
去年,泉州市GDP突破萬億元,“十三五”全國城市排名從第23位上升到第18位。去年,民營經濟增加值達8200多億元,列全國第9位。作為中國民營制造業重地,在邁入萬億城市俱樂部后,泉州如何鉚足干勁再出發?“泉州要創新發展‘晉江經驗’,抓住制造業大盤,政企互動保金融、保用工、保市場、促投資;同時,加快創建全國民營經濟示范城市。”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泉州市委書記康濤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
今年是“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泉州市元旦前就部署7大專項121個攻堅任務,春節期間又開展“進千企、走千商、訪千才”活動。“泉州要實現開局紅,關鍵在于為民營企業紓困降本減負,重點是‘三保一促’。”康濤表示。如,保金融方面,提前制定金融扶持實體經濟26條,創新供應鏈融資模式;保用工方面,出臺鼓勵留泉過年8條,組織百場招聘、百企勞務合作、百校百企對接等;保市場方面,關鍵暢通市場渠道,今年培育做強20個產地直播基地,舉辦100場以上直播節活動;促投資方面,重點推進13個新基建新經濟基地建設,今年以來精準招商近百場,簽約項目149個,總投資超920億元。
今年正月初五,泉州市召開民營經濟發展動員會,吹響創建全國民營經濟示范城市沖鋒號。會上,泉州市委、市政府打出“1+N+N”政策組合拳,即出臺《關于創新發展“晉江經驗”,加快創建全國民營經濟示范城市的決定》,還配套推出9份惠企政策,開展48個專項行動,預計2021年全市惠企資金將超50億元。
康濤說,泉州要在提升企業創新能力上作示范,充分發揮企業創新主體作用,實施研發投入、高新企業、高端研發平臺、高層次人才“四個倍增”。在產業轉型升級上作示范,大抓數字化賦能,加快13個新基建新經濟基地建設比拼,力爭5年打造千億半導體產業、百億傳感智造產業、百億時空產業、百億新型數字顯示產業、百億知創產業。
“在新發展格局下,泉州要在服務融入‘雙循環’上作示范,建設全球集采中心和雙循環戰略支點城市。”康濤表示,泉州將發揮全國民生制造業基地、網商貨源地優勢,發揮好僑的資源和渠道,用好市場采購貿易試點、跨境電商綜試區等政策,推動“買全國、賣全球”“買全球、賣全國”。
泉州還要在打造標桿企業上作示范。支持頭部企業引領智能化、品牌化、國際化,帶動泉州成為全球“新制造”重要基地,構建起大中小企業良性互動的產業生態圈。同時,選擇一批增長性強的明星梯隊企業,力爭進入全國行業第一梯隊。
康濤說,圍繞建設“海絲名城、制造強市”,今年泉州還將啟動民營經濟發展年、營商環境提升年、城鄉品質提升年建設。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