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流量明星蔡徐坤一條微博“轉發量過億”的幕后推手“星援APP”在泉州被查,法人蔡某苗涉嫌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被批捕,引發了人們對“流量造假”的關注。騰訊最近也發布消息稱,已有300萬人從事“流量造假”的刷量工作,廣告主100億元的廣告金打了水漂。
記者調查發現,微信公號文章10萬的閱讀量,只要花3000元就能買到。刷量團隊稱,他們還提供“快刷”和“慢刷”,可以控制閱讀量的增長速度,一些在受眾眼中公信力比較高的公眾號也接受過他們的“服務”。有參與刷量兼職的市民表示,刷量的報酬不低,3小時就有保底300元的收入,更有“互刷神器”等平臺存在,讓閱讀數據越來越“漂亮”。
據悉,一個常常生產出10萬以上閱讀量文章的公眾號,單篇廣告價碼數萬元甚至數十萬元。然而通過刷量“養出來”的公眾號,其影響力明顯應打上問號。另一方面,法律人士也表示,刷量違反《廣告法》,已涉嫌商業欺詐。
暗刷流量成灰色產業鏈
3000元買10萬+ 點贊評論轉發都能刷刷刷
自媒體時代,流量就代表著價值,而“刷量”則成了引流的捷徑,能夠讓公眾號的閱讀量輕松過10萬,就能為公眾號主增加廣告收入。記者調查后發現,10萬的虛假閱讀量網售3000元,而兼職刷量3小時的報酬就有300元,有不少人投入這條黑色的產業鏈。
寶媽兼職刷量群 有“劇本”報酬不菲
去年開始,在家全職帶孩子的“寶媽”莊女士加入了“刷量兼職群”。她告訴記者,這類刷量群很隱蔽,一般刷完一單群就解散,群里的成員多為沒有收入的寶媽。
“我們接的刷量單子以兒童培訓機構、母嬰機構的促銷活動和招生活動的宣傳為主。這類機構發布廣告后,閱讀量和消費者的參與量上不去時就需要我們幫忙把信息轉發朋友圈和一些微信群里。”莊女士說,因為寶媽的圈子里家長多,因此找她們刷量“命中”目標客戶的幾率更高。
每當有新活動,“群主”就會建一個刷量的新群。刷量時間多在18:30到21:30,也就是家長們刷朋友圈比較頻繁的時間段。3個小時里,兼職的寶媽們會不斷地轉發朋友圈,群發信息到微信群甚至個人,保底報酬有300元。
“群主”要求兼職的寶媽們不能只是“干巴巴”地轉發,所以會提供一個比較讓人信服的“劇本”。“比如說,讓我假裝參與了這個活動,只要朋友圈里收集9個贊,就能免費參與一次。大部分朋友都會幫點,有孩子的朋友也很可能會點開鏈接,了解活動,甚至參與進來。”
3個小時的兼職時間一過,群主就會非常謹慎地將群解散,而大部分兼職的寶媽也會在過后的一兩天內將轉發到朋友圈里的信息刪除。“這并不是為了讓我們拉客戶,而是讓閱讀量好看,閱讀量上去了,相信機構可靠的消費者自然也就多了。”莊女士說。
使用“互閱神器” 公眾號主加“互刷群”
市民小林運營著一個微信公眾號,閱讀量上不去一直是令他困擾的問題。
“不敢花錢買閱讀量,怕刷出來的虛擬數據被官方發現,公眾號就會被封。后來在網上搜了搜,發現了不少互刷閱讀量的微信群和QQ群,我一共加了8個。”小林說,自己加入的互刷群,人數從幾十到300不等,成員都是需要為公眾號文章增加閱讀量的人,因此入群尋求幫助。
但一周下來,小林發現互刷群提高閱讀量的效果并不明顯。每天更新公眾號后,他都第一時間把鏈接發到群里,真正回應的群成員并不多,有時甚至只有個位數。
互刷群的效果不好,小林又找了另一個辦法。他告訴記者,目前市面上還有“互閱神器”,是一個幫助公眾號主之間互相刷量提高閱讀量的平臺。“‘互刷群’的成員人數有限,還有很多群友‘不敬業’,真正幫忙閱讀的人數難以保證。使用‘互閱神器’的話,閱讀量上來不少。”小林介紹,這種平臺會記錄用戶的互閱積分,用戶必須幫忙點擊別人的鏈接才能獲得積分,有了積分后自己才能發布讓別人幫忙互刷的鏈接。因此,只要在平臺上發布鏈接并且置頂,在互刷助力大廳里點擊“點擊助力”,系統就會自動分配互刷任務并且積分。
“你有需求,就必須幫忙。如果不愿意幫別人點擊獲得積分,就得花錢買積分了。”小林說,有“約束”,才有效果。“虛假的閱讀量的確是欺騙了受眾。但是運營一個公眾號不容易,閱讀量上不去就拉不到推廣,這個號就養不活了,我也很為難。”小林說。
QQ群藏“刷量”賣家 10萬閱讀量3000元
記者在QQ群內搜索“閱讀量”“微信閱讀量”等關鍵詞,跳出了上百個疑似提供“刷量”服務的群。記者選擇一個名為“微信公眾號閱讀量報價”的群申請加入。一進群,就看到不少群成員在發布廣告:“接各類粉絲,公眾號閱讀,轉發、推廣、點擊,包開流量,有需要的找我,量大,長期合作,有優惠。”“抖音、快手業務,需要閱讀、增粉、流量的,聯系我,價格優惠。”還有群成員發布工作時的照片,照片中,一個房間內擺放著數百部手機,一個男子坐在中間操作。
隨后,記者咨詢了一名發布廣告的群成員,表示想要增加公眾號的閱讀量。該群成員報價:“35元1000閱讀量,如果量大會有優惠。”記者表示,需要10萬閱讀量,該群成員表示,10萬閱讀量要3000元。他同時還承諾刷出來的數據都是真實的,不會被發現是虛假刷量。當記者詢問其如何做到刷那么多閱讀量時,該群成員略顯警惕,只稱有技術支持。
刷量還分快刷慢刷 稱大V也靠“數據維護”
記者在另一個QQ群內找到一個發廣告的成員。該成員對公眾號“刷量”的報價是30元1000閱讀量。隨后他發來了一張某公眾號的閱讀量數據,數據中該篇文章閱讀量為1067,他表示“數據都是真實的,上圖是今天客人定的閱讀量”。為了取得記者信任,該群成員隨后又發來一張某網絡科技公司的營業執照,自稱是其公司的營業執照。
“我們每天都要刷成千上萬的量,所以不用擔心數據問題。”他表示,很多公眾號都做“數據維護”,包括一些知名公眾號、大V,有的也是靠“數據維護”支撐起來的。
“這種數據是如何刷出來的呢?”記者詢問得知,他們都是通過技術機刷的,保證“活粉”,同時,“刷量”也有快刷和慢刷兩個方式,刷1000閱讀量,用快刷可當天完成,慢刷需要1到3天的時間,快刷的價格會高一點。“公眾號閱讀量是時價,每一刻都不一樣,下單前需詢價。”
點贊量粉絲數評論量 各大平臺全都可以刷
記者咨詢多個賣家了解到,除了閱讀量,微信點贊量、粉絲數、評論量甚至是評論內容也能刷。一名賣家告訴記者,自己的公司可以提供微信、抖音、微博等網上各種平臺(APP)的“數據維護”,其中微信包括微信閱讀量、微信文章轉發、微信文章收藏、微信H5頁面點擊量跟訪客量;而在抖音上則可以刷抖音粉絲、抖音點贊、抖音播放、抖音評論;在微博數據維護方面,包括刷量轉發、點贊轉評、評論、長微博閱讀、微博話題閱讀等數據,都是可以通過他們操作完成的。
“60元可以增加1000粉絲,都是‘活粉’。”一名賣家告訴記者,不少公眾號在營銷的過程中,通過制造粉絲眾多的假象進行“推銷”,謀取利益。
我國刷量產業人員 規模已超300萬
據騰訊方面的數據顯示,我國刷量產業的人員規模達到了300萬。其中,以網站、APP、自媒體賬號為根據地的從業者約200萬;以聊天群為陣地的人員超過了100萬。
刷量從業者中,年齡集中在18歲至40歲之間,本科學歷人群占到了60.43%。
2018年3月,國內首個集微信惡意注冊、群控外掛、賭博網絡平臺于一身的黑產團伙被警方查獲。據悉,這個公司全員只有52個人,日流水卻達近千萬元。
2018年12月,騰訊發布首份《互聯網賬號惡意注冊黑色產業治理報告》指出,惡意注冊是大量網絡犯罪活動的源頭黑產,刷量就在惡意注冊的下游黑產業鏈條中。為防止惡意注冊,去年,微信上線了注冊輔助驗證策略。當檢測到用戶在進行異常注冊時,例如批量注冊、外掛注冊,會要求用戶通過好友輔助來完成此次注冊。
如何鑒別公眾號“刷量” 如何鑒別真假閱讀量?
據報道,有IT人士稱僅從肉眼就可以做簡單分辨。“有的賬號天天10萬+,卻沒有開放留言功能,很可能是害怕暴露自己真實閱讀量,大家可以注意看閱讀后的點贊、留言,從這幾個維度判斷甄別。”該業內人士表示,另有一個標準,即看微信閱讀量是否瞬間遞增。“機器刷出來的會在瞬間以整數遞增,比如1000為單位,瞬時達到10萬+。”
有廣告主表示,精確判斷公眾號閱讀量是不是“刷量”所得,需要專業監測公司提供實時監測數據。據介紹,正常閱讀量變化曲線是平滑的,刷數據的曲線畫出來是階梯狀的。
相關閱讀
刷量屬于“欺詐性點擊”
2017年8月11日至9月14日,常某與王某達成了“刷量協議”。按照協議,常某給王某刷量,按照三次付款。但最后一次刷量后,王某耍賴,拒絕付款。常某將王某告上了北京互聯網法院,請求法院判令王某支付服務費及其利息30743元。
今年5月23日,該案在北京開庭,法院依法駁回了原告的全部訴訟請求,并對合同履行過程中的獲利全部予以收繳。理由是,上述二人通過“暗刷流量”交易,獲取非法經營利益,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法院認定,“流量”是附帶經濟價值的“虛擬財產”。虛假流量會阻礙創新價值的實現,降低誠實勞動者的信心,扭曲決策過程,干擾投資者對網絡產品價值及市場前景的判斷,影響網絡用戶的真實選擇,擾亂公平有序的網絡營商環境。不屬于真實的、基于用戶對網絡產品的喜好自愿產生的點擊行為,屬于欺詐性點擊。
判決書寫道:“長此以往,會造成網絡市場‘劣幣驅逐良幣’的不良后果,最終減損廣大網絡用戶的福祉。”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959379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