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道,從今年4月底至今,一行兩會接連發布了10項相關政策通知,涉及外資銀行、保險、證券、基金以及期貨等行業的多項市場準入開放和業務范圍擴大。預計年內還會有多項舉措落地,外資資產配置流入增加將成為常態。2018-10-07 新聞和報紙摘要全文>>>
全球第二大指數公司富時羅素近日宣布,正式將中國A股納入富時羅素新興市場指數。這是在明晟(MSCI)之后,第二家將A股納入它們指數體系的全球主要股票指數公司。這表明國際投資界對中國經濟發展前景和資本市場穩健發展的良好預期,更是對中國堅持對外開放、深度融入全球金融市場投下的信任票。
索恩伯格資產管理總司首席執行官詹森·布雷迪說,許多國際投資公司的資金渴望進入中國市場,中國當前開放的市場給他們帶來了更多的投資機遇。
詹森·布雷迪:從全球投資者的角度來看,開放的程度越高,中國的投資機會就越來越多地向全球開放,但是必須要持續地開放才可以。要持續地提高透明度,我覺得中國正在這么做了。
金融業的對外開放程度還在進一步加深。取消銀行和期貨以及人身險公司外資股比限制、取消保險公司兩年代表處要求等相關開放措施目前正在公開征求意見,預計年內正式落地;備受市場期待的“滬倫通”也有望于年內推出。明年債券市場也將納入彭博巴克萊全球綜合指數。
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員楊濤:下一步的開放邊界更加清晰一些了,無論是銀行業、證券業、保險業這些傳統的業態,還是金融市場基礎設施層面,對外資的開放程度會有所提升。
楊濤認為,越來越多外資進入中國的背后,是中國經濟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以及中國金融市場發展潛力所產生的吸引力。
楊濤:直接投資里面,它考慮的因素是多元化的,資本回報率那肯定是其中一個重要的選擇。除此之外,營商環境,發展的市場潛力等等,那么如果說外資金融機構能夠進入,它同樣也是看到整個中國金融市場、金融體系巨大的發展潛力。
央廣網北京10月7日消息(記者李思默 夏青 劉倩茹)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959379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