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夷東來】
明帝國時期,已經在歐洲縱橫無敵,有“海上馬車夫”之稱的荷蘭人,企圖壟斷與明王朝的貿易特權。之前,他們已經占領了幾乎不設防的臺灣,他們天真地以為,集中所有精銳海軍壓迫中國沿海,就可以迫使明帝國妥協。
荷蘭人的要求,自然遭到明朝拒絕。于是,荷蘭人橫行福建沿海,攔截中國商船,甚至炮擊中國沿海州縣,明朝方面損失慘重。
荷蘭人突襲 摧毀八十余艘船
1622年10月18日,荷蘭人突襲漳州以南的六鰲。
荷蘭東印度公司的“艦隊司令”雷約茲,派出8艘戰艦從澎湖出發,由于遭遇到強烈風暴,有3艘戰艦被迫轉向返回了東南亞,剩余5艘戰艦挺進到漳州以南的六鰲港,當時港灣內停泊有許多帆船,雷約茲司令官決定發起突襲。
據《東印度事務報告》所記,停泊于此的中國船只被摧毀了80多艘,其中有26艘戰船,其余為商船或漁船。另有80人被俘虜,60門火炮被繳獲。
這場戰斗結果令人吃驚,荷蘭人僅以5艘戰艦便取得如此輝煌的戰果。而與中方損失相比,荷蘭人的損失微乎其微。在戰爭爆發后20天里,僅損失1條小艇與50人。
東印度公司來犯 閩海沖突不斷
這場突襲的主角——荷蘭東印度公司來頭不小。
顯赫一時的東印度公司,絕對不是一家普通的公司。事實上,它是世界上第一家股份公司,而且這家公司的經營范圍之廣足以令人目瞪口呆。除了各種生意外,它還擁有征兵、宣戰、締結合約甚至是鑄造貨幣的權限!
這場突襲的司令官雷約茲,是荷蘭東印度公司的重要人物之一,被吹噓為“最勇敢的海員之一”,有著豐富的指揮作戰經驗。
六鰲海戰后,雙方交戰主要是圍繞廈門、漳州兩地。1622年,雷約茲占領澎湖列島,隨后數年,雙方在閩海沖突不斷。
【鄭芝龍集團】
從1622年荷蘭人突襲,到1633年料羅灣海戰爆發,這十幾年間,有一支以鄭芝龍為首領的海上力量迅速崛起,其武器裝備甚至超過了福建水師。
史料記載,鄭芝龍是明末清初最大的海商兼軍事集團首領,后來歸附明朝為官,他也是民族英雄鄭成功的父親。
大力裝備西洋武器 鄭芝龍集團實力驚人
《臺灣外記》記載,鄭芝龍是南安石井人氏,原名叫一官,字飛黃。1620年,17歲的鄭芝龍追隨舅父黃程前往澳門,從此開始接觸商業與航海,眼界大為開闊。
鄭芝龍可以說是天才少年。他“頗有文才,吹彈歌舞,無所不解”,他的語言天賦令人驚詫,先后掌握了葡萄牙語、荷蘭語、日語等語言,這些為他日后的海洋貿易提供了極大便利。
鄭芝龍有與荷蘭人打交道的豐富經驗。根據荷蘭人的《東印度事務報告》,鄭芝龍曾經擔任荷蘭東印度公司的翻譯,他曾以“戰場觀察員”的身份見證澎湖之役,對荷蘭人的堅船利炮的了解程度非他人可及。
在成為“集團”首領后,鄭芝龍開始大力裝備西洋武器。到1626年,鄭芝龍接手“集團”的第一年,船只增長到120艘;1627年上半年,鄭芝龍集團已經擁有400艘船與7萬人,到了下半年,船只突破1000艘。
根據相關文書,鄭芝龍在武器裝備上甚至超過了福建水師,雖然福建水師在大明帝國的海上力量中是首屈一指的。
史料記載,1628年,鄭芝龍受朝廷招撫,官至“都督同知”。隨后數年,鄭芝龍成了海盜最可怕的克星,最終他用了七年時間廓清海道。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959379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