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秋季節是織紋螺食物中毒的高發季節。針對國內沿海部分地區發生因食用織紋螺引起的中毒事件,食品藥品監管部門發出了消費提示:食品生產經營單位不得采購、加工和銷售織紋螺;市民應提高自我保護意識,不購買和食用織紋螺。若不慎誤食織紋螺后,如發生中毒癥狀的,應當立即自行催吐,并到醫院就診。
據悉,織紋螺俗稱海絲螺、海螄螺、麥螺或白螺等,主要分布于浙江、福建、廣東等沿海地區。織紋螺的外形特征為尾部較尖、細長,長度約為1厘米,寬度約為0.5厘米,約指甲蓋大小。引起織紋螺中毒的原因主要為,其體內含有的河豚毒素會在短時間內侵蝕人體的中樞神經系統,產生頭暈、嘔吐、口唇及手指麻木等中毒癥狀,潛伏期最短5分鐘,最長4個小時。特別是赤潮期間,織紋螺因吞食河豚卵或攝食“赤潮”中的有毒藻類、富集和蓄積藻類毒素,毒性更強。
市食安辦相關負責人表示,市民若發現食品生產經營單位采購、加工和銷售織紋螺的,應當及時撥打12331向食品安全監管部門舉報。(記者 陳云青 黃文珍)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1-87523908 郵箱:qzce@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