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產能不足”到“產能過剩”,中國汽車行業的快速發展只用了短短5年時間。2010年,盤點上一年發現中國汽車市場產銷量突破1000萬輛后,汽車企業意識到未來市場的潛力與當下自己產能的缺口,“擴展”、“新建工廠”等成為當時的重要任務。僅僅過了5年,中國汽車行業的產能已經由不足轉為過剩。
整車產能超3000萬輛
近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公布了汽車行業產能調查報告,報告中稱,根據對2015年度汽車產量占比超過98%的37家主要汽車企業的調查,2015年末已形成汽車整車產能3122萬輛,其中,乘用車產能2575萬輛,商用車產能547萬輛。
車用發動機產能與整車產能基本匹配。2015年末,汽車行業40家主要汽車和發動機企業車用發動機生產能力為2818萬臺。
新能源汽車關鍵零部件產能基本滿足國內配套需求。2015年末,調查的19家主要車用動力電池企業產能305億瓦時。12家主要車用驅動電機企業驅動電機產能為70萬臺,12家主要車用電機控制器企業電機控制器產能為68萬套。
在產能利用率上,乘用車與商用車呈現完全不同的情況。2015年,37家主要汽車企業乘用車產能利用率為81%,產能利用比較合理;商用車產能利用率為52%,產能利用不充分。而在乘用車領域,部分合資企業產銷量近年來連續增長,目前產能利用率85%左右,考慮到未來銷量增長的可能,仍有擴產需求,而自主車企的產能利用率較低,部分車企的產能利用率不足50%,而產能利用率75%-80%才能達到盈虧平衡,總體上自主車企因為產能仍面臨虧損壓力。
從調查結果上看,中國汽車行業已經出現產能利用不均衡的情況,產能結構性過剩顯現。
部分車企仍在擴張
上述報告中透露,目前國內車企仍在擴張產能,在建產能超過600萬輛。
上周,一汽大眾天津工廠正式開工建設,這是一汽大眾在長春、成都、佛山之外的又一座新工廠,此前在青島投資的工廠也在建設之中。一汽大眾官方表示,天津工廠建成之后,到2020年,其總產能將達到300萬輛。
隨著上汽通用位于金橋的凱迪拉克工廠投入生產,該企業產能再次提升。此前,上汽通用在武漢設立了分公司,投資70億元建設工廠,建成后將新增產能24萬輛。
連續幾年銷量突破100萬輛的北京現代位于河北滄州的新工廠今年也將完工并投入生產,位于重慶的新工廠仍在建設中;長安福特今年第四工廠將正式投產,屆時其在華累計產能將達到120萬輛;神龍汽車第四工廠于去年9月正式動工,預計2016年投產,屆時,神龍總產能將達到105萬輛。
產能的擴張并非是短期計劃,一般在三至五年以前已經完成相關布局,所以在產能已經出現過剩的今天,仍有車企在新建工廠,繼續擴產。
市場供求面臨改變
與不斷增長的產能數字形成對比的是需求的減少。
近日,國務院參事特約研究員姚景源在汽車產業藍皮書論壇上表示,過去中國經濟的高速增長主要依靠三個方面的大量投入,分別是資本、資源和勞動力。過去大量的資本投入導致現在汽車行業面臨產能過剩,而過去的大量勞動力投入,如今卻面臨人口紅利消失、老齡化結構加快的局面。這兩方面形成了汽車行業供需關系的新矛盾。
人口紅利消失意味著勞動力成本將越來越高,汽車行業的競爭更加激烈;而人口老齡化則意味著年輕的消費者將越來越少,在如今汽車產品主要以年輕消費者為導向的情況下,未來汽車的需求將逐漸減少。
過去汽車行業快速發展,很多產品出現供不應求,甚至加價銷售的狀況,而隨著產能過剩、需求下滑,未來汽車行業的價格競爭將愈發激烈,形成新的供需矛盾。對汽車企業來說,產能擴張已經完成,如果不利用這些產能,將面臨虧損,最好的辦法是利用產能,同時將發展的目光瞄向更為廣闊的海外市場。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959379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