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是“十二五”和“六五”普法收官之年,泉港區順利完成了“六五”普法規劃任務,司法行政工作取得顯著成效,全區法律服務水平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法律素質不斷增強。今年,該區將緊緊圍繞依法治區的定位目標,積極推進實現“五區同創”戰略、“七五”普法再上新臺階。
普法宣傳
提高群眾法律意識
5月來臨,一年一度的“泉港之夏”文藝巡回演出緊鑼密鼓籌備起來,在歌舞表演走進基層同時,泉港把普法內容融入表演,讓法制宣傳“入腦入心”。依托“泉港之夏”活動品牌優勢,該區每年都開展文化法律捆綁下鄉活動,創作編演法制文藝作品,通過談身邊人,說身邊事,演身邊戲,讓群眾在歡樂和諧的氣氛中接受法治教育。
除了文藝巡演這種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每年該區還結合全區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集中服務活動,邀請專業律師和法律服務工作者參與,開展法律知識咨詢和依法治區宣傳教育工作,現場為群眾解答有關法律問題,提高村民法律素質。
以主題宣傳日為契機,該區廣泛普及法律知識。該區在綜治宣傳月、“12·4”全國憲法日暨法制宣傳日等節日開展專題宣傳活動,同時,搭建法治宣傳長廊,創新活動載體,在村居中設立宣傳點供群眾日常學習,設立峰前、惠嶼、奎壁等村級法治文化長廊,讓村民足不出村就能享受普法教育。
法律服務
化解群眾糾紛難題
“公親”要做好,民主聽證是個寶。調解是一件費時、費心、費力的事,泉港區在人民調解中探索運用“民主聽證”制度調解形式調解糾紛案件,利用典型的案例進行以案說法教育,化解民事糾紛,取得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的雙贏。
同時,該區推出民主聽證選出村級專職調解員、設立個人調解工作室和建立區鎮村三級民情分析例會制度等一系列工作措施,為人民調解工作的發展注入了無限動力。通過全面建立民情工作機制,建成區、鎮、村及區直單位民情收集處理服務網絡,切實構建起民情收集處理的“快車道”,搭建起快速解決群眾反映問題的“立交橋”。
目前,該區調解網絡共有鎮(街道)、村(居)兩級107個調委會,山腰鹽場、亞倫集團、三青公司等企業調委會,國土資源、醫療糾紛、交通事故、環保等行業性調委會,以及5個個人調解工作室。去年,在涂嶺司法所成立了以離退休老干部為主體的“夕陽紅”人民調解工作室,使個人調解工作室的經驗做法得到了進一步的挖掘和拓展。五年來全區各類調委會共排查各類矛盾糾紛7770件,其中成功調處7724件,調處成功率達99.41%。
陣地建設
健全法律服務體系
近日,峰前村司法行政工作室正式啟用,工作室通過購買公共服務的方式,聘請專業法律顧問駐村,為村民提供農村土地產權歸屬、交通事故賠償糾紛等常見問題的法律咨詢服務,打通司法服務“最后一公里”,讓群眾“足不出村”就能享受到專業的法律服務,滿足轄區群眾日常生產生活中的法律需求。
隨著區公共法律服務中心、后龍鎮法律服務站等公共法律服務實體平臺的接連啟用,泉港區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得到進一步完善,到今年年底,全區計劃建成7個鎮(街道)法律服務站和60%以上的村(社區)司法行政工作室,打造“半小時”法律援助服務圈,將法律服務送到基層群眾家門口。
同時,泉港精心組織開展司法所規范化建設活動,強化人員裝備配置,出臺司法所年工作經費保障制度,做到經費傾斜到一線,每個司法所的工作人員均達到5人以上,全區6個司法所均獲得“全省規范化司法所”命名表彰,為基層司法所充分履行職責、發揮司法工作“戰斗堡壘”作用固本強基。
(劉澤陽 莊國輝 張文璟 林永招)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959379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