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4月13日訊 最近,全國不少地方的市民都直呼菜價一路飆高,蔬菜、豬肉都買不起了,“蒜你狠”也卷土重來。根據國家統計局11日發布的數據顯示,3月CPI同比上漲2.3%,其中鮮菜價格與豬肉價格上漲占據主導因素,分別影響CPI上漲約0.92個百分點和0.64個百分點。
泉州地區的菜價如何呢?昨日上午,海都記者從國家統計局泉州調查隊獲悉,3月份泉州市CPI同比上漲1.6%,環比下降2.2%。其中鮮菜價格同比上漲了48.6%,環比下降24.7%。
蔬菜價格回落 蒜價回落至6元
國家統計局泉州調查隊根據對1300余種消費品和服務項目價格的抽樣調查顯示,1~3月泉州市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CPI)累計上漲2.0%,漲幅位居全省第五位,比全國和全省均低0.1個百分點。其中鮮菜、豬肉、在外用餐等食品項目漲幅明顯,同比分別上漲52.8%、20.0%、7.2%。
昨日,海都記者走訪泉州市區泉秀街的2家超市、2家農貿市場和東海后埔農貿市場發現,泉州地區蔥、蒜價格3月份最高時賣到了8元~9元,而目前已回落至了6元左右。
昨日上午9時許,在泉秀街一家大型超市內,海都記者看到熙熙攘攘地購買蔬菜的市民很多,蔬菜仍保持在比較“親民”的價格,黃瓜1.9元/斤,萵筍葉1.59元/斤,春菜2.38元/斤,上海青2.38元/斤,包菜1.38元/斤。而蔥、蒜的價格則按把賣,每把的價格為2.5元。
“蔥、蒜每把的重量大在4兩左右,因此算下來一斤也就大概6元,比前段時間便宜很多了。”該超市生鮮部的相關人員表示,與3月份相比,目前蔬菜價格已回落了將近50%。而該人員分析,蔬菜價格的回落主要與泉州天氣相關,“最近天氣暖和,大雨也少,本地蔬菜都長得很快,價格也就降下來了”。
“大蒜的批發價3月份還要5元,現在有時只需要2元多,腰斬了。”泉州市蔬菜批發基地的負責人吳先生分析,目前處于換季時節,本地菜與外地菜都大量供應,蔬菜價格回落成為必然。而預計5月份后,泉州地區進入高溫季節,本地菜將大量減少,外地菜運輸中冷鏈成本也要上升,蔬菜價格將小幅上漲。
豬肉價格飆升 商戶銷量銳減
與蔬菜價格相比,豬肉則已躋身到“高價區”。在春節期間,豬腿肉一斤只需9.98元,而春節過后,豬肉價格卻反而一路漲不停,目前已飆高至一斤13元~15元。在農貿市場里,海都記者看到不少商戶都直呼賣不起豬肉了。
昨日上午,海都記者搜集了農貿市場與超市內豬肉價格發現,目前三層肉每斤最低都要賣到14.8元,最高則賣到了16.8元。而前腿肉則需要11.58~11.8元,排骨也需27.8元左右。“一天一個價,有時連續幾天天天上漲3毛錢,根本沒法做生意了。”在泉秀街東美農貿市場里,一位長期做豬肉生意的攤販告訴記者,他們之前每天都要進2頭豬來賣,而現在卻只敢進一頭豬,到下午有時還賣不出去,只能做虧本生意。而泉秀街某超市生鮮部相關人員也表示,受豬肉價格上漲影響,目前超市每天豬肉銷售量都減少了200斤左右。
“生豬出欄價也在攀升,每斤出欄價在3月份就已突破了10元。”泉州市業內人士表示,去年年底環保局要求關閉不合格養豬圈,當時養豬戶都大量把生豬賤賣,導致生豬供大于求。而春節過后,生豬減少了將近50萬頭,生豬供求關系發生倒置,這才造成了此次豬肉價格的大幅上升。
“目前豬價已經進入新一輪上漲周期,預計豬價維持高位應該是今年的常態,但是暴漲的可能性不大。”泉州市商務局相關工作人員表示,根據監測,當前生豬產能正在加快恢復,生豬疫情穩定,預計5月份后豬肉價格將會稍微回落。(海都記者 謝洛靜 通訊員 鄭偉騰)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959379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