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期間,鯉城區投入1.6億元深入開展人居環境整治和“美麗社區”建設,建成近60公頃廣場綠地,健全防洪排澇安全保障體系……經過五年的努力,鯉城區城市功能不斷完善,中心城區輻射力和承載力得到大幅提升,幸福宜居鯉城建設邁出堅實步伐。
2016年是實施“十三五”規劃的開局之年,也是全面深化改革、推動鯉城轉型跨越的關鍵之年。城市更新升級行動是該區即將深入實施的六大行動(產業轉型、城市更新、文化引領升級和活力鯉城、美麗鯉城、幸福鯉城建設行動)之一,該區將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全力以赴打造城市升級版,筑造幸福宜居鯉城。
城市管理更加精細
春節臨近,在元月11日至2月23日期間,鯉城區將深入開展兩節市容環境衛生集中整治活動,創造整潔、優美、舒適、和諧的城市環境,讓市民在潔凈、祥和、喜慶的氣氛中歡度佳節。
去年以來,為加強城市管理,該區深入開展占道經營、渣土車等五大專項整治,處置城市管理問題近10萬件,市容市貌明顯改觀;持續實施“美麗社區”建設五年行動,53個社區完成標準化建設;深入開展“無違建”創建活動,拆除“兩違”39.26萬平方米,完成年度任務的151%;嚴格落實全日制衛生保潔等管理制度,安排財政資金4153萬元用于衛生保潔、環衛設施建設;投入2010萬元實施8個水環境整治項目,全區空氣質量優良率達到97.4%,順利通過環保部國家級生態區考核驗收,為鯉城再添一張含金量十足的國字號招牌。
新的一年,鯉城區將立足城市智能化、精細化、人性化管理,深入開展城市管理示范街(路)創建,嚴格市容市貌考評獎懲措施,實現管理考評全覆蓋。深化“兩違”綜合治理,著力解決私搭亂建等城市管理頑疾。開展占道經營專項整治,進一步規范城市道路“牛皮癬”清理市場化運作。提升數字城管智能化水平,及時處置道路破損、管網老化等問題。優化城市治理模式,探索推進城市治理向跨部門模式轉變,切實提高公眾參與度。
城市保護開發并進
走過人流車流穿梭如織的東街、西街,漫步具有閩南風情的新門街區,站在江邊眺望拔地而起的濱江新區……優美整潔的環境,清新自然的空氣,文明和諧的秩序,無不彰顯文化名城鯉城的時代魅力。
近年來,鯉城區先后推進南俊路北拓、百腦匯、龍頭山等一批古城保護開發項目,完成溫陵商貿中心、源和蜜餞廠等改造項目,滾動推進濱江片區、筍江片區、站前大道“一縱一橫”片區等新區重大項目開發,建成區第三實驗小學、區文體活動中心等一批教育文體項目,城市面貌煥然一新。
為持續深化古城新區規劃建設,2016年鯉城區將突出環灣、向灣、同城化發展,加快實施總投資370億元的61個城建項目。持續加大古城保護更新力度,著重抓好龍頭山片區等項目保護改造,打造集商業、文化、旅游、居住為一體的城市綜合體,帶動老城區繁榮復興。推進站前大道鯉城段片區一期、濱江金塔段北片區、興賢路北側、華星華塑等江南新區片區開發建設,進一步提速推進建發·瓏璟灣、新天·城市廣場、鼎盛大觀、舊浮橋街等一批在建項目,打造高端時尚、產城融合、生態宜居的現代化都市產業新型城區。
完善城市市政功能
“路燈亮化工程是站前大道工程的重點,是完善新區城市交通功能的重要組成部分。市政部門、站前大道指揮部要全力以赴推進該項工作,保障周邊群眾夜間出行安全。”該區主要領導多次就站前大道路燈架設問題批示指出。
站前大道(鯉城段)、池峰路七支路等一批路網、管網建設完成,總投資22.8億元的東浦片區安置房等8個項目取得重大進展,其中東浦片區安置房、錦美安置區等5個項目已竣工,是鯉城區在財政緊張的境況下,重視民生事業,保障惠民工程投入,不斷提升城市市政功能所做出的不懈努力。
今后,該區將加大城市道路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加快推進筍江路與興賢路五岔路口和江濱南路連接線等城市次干道建設,爭取南環路提升改造工程開工建設、海西汽配城二期周邊道路等盡快投入使用,完善江南新區道路標識標線等交通配套設施,推進高新區道路交通安全設施配套工程(一期)建設;結合城區改擴建工程新建一批公共停車場所,逐步解決城區停車難問題;改造27條小街巷,提高綠化管養標準,讓群眾享受更多的綠色福利。 (黃欣怡)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959379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