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節“自選動作” 贏得各方支持
2014年9月26日,文化部正式批復同意在泉州舉辦第十四屆亞洲藝術節,泉州作為“東亞文化之都”的歷史使命和文化積淀延續發展。
當重任再次在肩,如何做好“規定動作”,創優“自選動作”?批復下發后不久,泉州即在文化部和省委、省政府領導的指導下,啟動制訂亞藝節工作方案。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親自謀劃,將“建設海上絲綢之路藝術公園·亞洲園”作為方案中的一個創新設想,指定一名市領導牽頭,組成工作小組,多次上京匯報、溝通,得到文化部等上級部門的認可、支持。
2014年12月,文化部經研究,推薦中央美術學院作為總策劃單位,由泉州市協同開展藝術公園前期策劃構想和規劃工作。
2015年1月份,經市委、市政府批示同意,臺商投資區在建的百崎湖東片區城市公園項目,被提升建設為海絲藝術公園。
這樣的創新設想,泉州最后還以“法定作業”的權威為它加冕——在3月份召開的市兩會上,“辦好第十四屆亞洲藝術節,建設亞洲藝術公園(注,即現在的海絲藝術公園·亞洲園)”寫入《政府工作報告》,獲市十五屆人大五次會議通過。
在堅定的推進步伐中,各方的支持和肯定不勝枚舉,讓泉州至今深切感懷——
文化部高度重視,先后于5月5日和6月5日組織召開兩次高規格的海絲藝術公園·亞洲園設計方案評審會,廣邀各界專家集思廣益。“亞洲園的設想很有氣勢,設想很好!”文化部副部長丁偉不僅高度肯定公園構想,還撥冗主持召開第二次評審會,并就公園建設提出具體指導意見;與會的重磅級專家紛紛對泉州建設全國第一個和唯一性的“海絲”主題藝術公園表達贊賞,提供支持;
中宣部和國新辦有關方面領導聽取匯報,予以肯定、鼓勵;
中央美院明確表示將組織專門團隊提供方案和智力支持;
福建省將項目作為省里和泉州市今后若干年建設的重點,省政府正式行文報國家有關部門審批;
……
經過各級各方長達半年多的溝通、對接后,2015年7月,好消息接踵而至——
7月23日,文化部在《關于同意第十四屆亞洲藝術節暨第二屆海上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總體方案的復函》中,正式確定海上絲綢之路藝術公園·亞洲園活動為藝術節重要組成部分,并明確公園要“以公共藝術形式演繹‘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的絲路精神,著重體現‘國際視野、海絲主題、國家站位、泉州表達’的要求,集中展示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的文明創作和文化精華,體現中國文明與世界文明交流互鑒。”
復函同時還明確:“為了配合亞藝節的舉辦,先期建設以亞洲藝術為內容的亞洲園,并在亞藝節開幕期間舉行亞洲園開園儀式。預留一定的空間,將第十四屆亞洲藝術節的成果以視覺藝術形式進行表達。”這意味著藝術公園的構想瓜熟蒂落,轉變為有框架可依的藍圖。
一周后的7月30日,文化部再次發函,明確由中央美院院長范迪安作為海絲藝術公園藝術設計創作總策劃,以中央美院團隊為基礎,兼顧全國乃至國際上具有代表性的藝術家組成工作團隊,推動相關工作的開展。同時,要求泉州市具體負責落實實施建設,文化部藝術司、公共文化司予以指導。
至此,作為海絲藝術公園一期項目,占地1069畝的亞洲園項目建設水到渠成,迅速轉入實質性階段。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959379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