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朱娟娟 林綠波)日前,出席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的全國人大代表、市委書記黃少萍走進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國之聲”直播間,就建設民營經濟“生態特區”等話題接受《政務直通》欄目直播專訪。
“民營經濟是泉州的‘看家寶’、‘傳家寶’。泉州經濟連續14年領跑福建,其中民營經濟貢獻了90%的經濟增長。”節目中,黃少萍指出,針對當前民企面臨的問題,地方黨委政府一定要了解企業家需要什么,有什么困難,如何給他們信心,如何給他們創造可持續、健康發展的環境。
2012年底,泉州獲國務院批準設立“金改區”,又獲福建省政府批準建設“綜改區”,“二次創業”迎來了歷史性機遇。黃少萍指出,面對兩大政策利好,泉州將致力于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問題,壯大實體經濟,力爭讓泉州成為“國家級民營經濟發展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努力把泉州建設成更加有利于民企成長的“生態特區”。
黃少萍介紹,在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綜合改革方面,泉州將大力發展實體金融,努力打造海西乃至全國的“臺港澳僑資集聚中心”和“實體金融服務中心”,引導規范民間資本發展,引進國內外銀行金融分支機構,加大對小微企業的金融支持力度,促進實體經濟發展壯大。在推進民營經濟發展綜合配套改革方面,近年來泉州積極轉變政府職能,不僅為民營經濟發展創造良好環境,也讓200多萬來泉務工人員分享發展成果。“我們盡量創造一個平等的環境,讓來泉務工人員享受和本地市民一樣的待遇,真正融入泉州。更為關鍵的是,我們通過解讀來泉務工人員的‘幸福密碼’,努力創造條件,讓所有人在城市中一起成長、發展、圓夢。”
如今,泉州民營經濟走過了“一次創業”歷程,取得了很大成績。黃少萍指出,泉州將繼續推進民企“二次創業”,以構建產業集群為突破口和著力點,把企業家聚集起來,堅定不移地抓龍頭、鑄鏈條、建集群,組成“聯合艦隊”,引導品牌企業和小微企業分工協作、抱團發展。“我們的目標是,力爭到‘十二五’末,培育超千億產業集群5個,培育產業集群龍頭企業150家。而我們黨委、政府,就來當這個‘紅娘’,為他們牽線搭橋,給企業提供平臺與環境。”
在積極探索民營經濟發展新路的過程中,當前,一場“增強憂患意識 推動長遠發展”的大討論活動在泉州拉開帷幕、掀起熱潮。全市上下正共同思考,為泉州如何繼續保持全省領先地位、再造體制機制新優勢,繼續發揮引領作用這一時代命題出謀劃策,匯聚推動泉州更好更快發展的正能量,共同把泉州建設成為民營經濟“生態特區”。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959379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