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正處在關鍵時期。轉型升級的緊迫性、艱巨性與世界經濟結構深度調整的劇變力、震蕩力廣度交融。要按照國家“十二五”規劃綱要的要求,盡快將工作重心轉到“轉方式”和“調結構”上來,擴大內需,努力培育可持續的競爭力,實現由“粗放增長”向“優質發展”的轉變。
經過30多年不懈奮斗,我們已勝利實現了現代化建設“三步走”戰略的前兩步戰略目標,正在向第三步戰略目標闊步前進。當前,我國人均GDP已邁上5000美元臺階,從國際經驗來看,這個階段既擁有繼續發展的有利條件,也處于發展轉型的關鍵時期。從國際環境看,國際金融危機的深層次影響不斷顯現,歐債危機仍處于高危階段,發達經濟體仍處于衰退邊緣,非經濟因素對世界經濟復蘇的干擾和影響加大,也必然通過多渠道傳導給我國。綜上所述,當前世界經濟格局呈現出3個顯著特點:一是政治周期、商業周期與地區動蕩三者疊加,多種矛盾及利益沖突不斷升級,日趨白熱化。二是國際協調與合作更加困難,在世界經濟形勢可能趨于惡化的背景下,發達經濟體與新興經濟體面臨的經濟問題不同,各國之間的政策協調與國際合作難度加大。三是經濟結構調整與短期政策目標存在明顯沖突。發達國家政府受債務規模高企、削減財政赤字壓力增大等因素影響,難以有效實施重大結構性調整。與此同時,受信心缺失和去杠桿化的影響,發達國家繼續推行的寬松貨幣政策難以發揮有效的作用。因此,發達國家實質性的結構調整尚未真正啟動,新能源和低碳、生物信息技術等新興產業進展緩慢,制約著經濟復蘇的步伐。
從國內環境看,2012年受國際市場低迷、能源資源競爭加劇、貿易保護主義傾向愈加突出等諸多因素影響,出口增速將明顯降低,不排除發生較大波動的可能;內需增長雖然由政策擴張刺激開始向市場主導轉變,但基礎還很不穩固,內需彌補外需任務仍然艱巨;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發展困境短期內難以根本轉變,制造業投資增速可能明顯降低。與此同時,貨幣供給總量仍然偏大,加上成本推動、輸入性等因素影響,通貨膨脹壓力仍然不可忽視。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959379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