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閉區域平面圖
李贄文化廣場現狀
李贄文化廣場改造后效果圖
昨日,記者從市城管局獲悉,泉州西湖公園李贄文化廣場已啟動景觀提升改造工程,建設內容有六大項,項目依托西湖的自然環境資源,打造一個自然、美麗、宜人的公園環境,提升市民共享綠色空間的功能。同時結合李贄的生平事跡,植入李贄文化精神,讓西湖公園成為集生態功能、休閑功能、文化功能于一體的城市公園。
□融媒體記者 王金植 實習生 戴雨萱 文/圖
改造場地 封閉施工150天
日前,泉州市西北洋滯洪排澇中心發布《關于西湖公園李贄文化廣場景觀提升工程封閉施工的公告》稱,因“西湖公園李贄文化廣場景觀提升工程”施工需要,決定對改造范圍內場地進行封閉施工,施工期間敬請繞行。施工工期:2025年3月24日至2025年8月20日,共150天。封閉路段:改建范圍內部分環湖路及游園步道(西門東側至李贄文化廣場周邊)。繞行建議:由西大門進,向北往北大門方向游覽,向東往中心島方向游覽;寶龍路口進,向東往南大門方向游覽;南大門進,向北往中心島方向游覽,向東往東大門方向游覽。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交通管制措施和時間將根據工程作業進度進行調整,以現場設置的交通標志等交通設施為準。
昨日,記者看到,現場放置著一些圍擋,還沒有完全封閉。李贄文化廣場位于公園西大門右前方沿湖岸邊,主體景觀為近代著名思想家李贄雕像。雕像采用一塊五米多高的巨石整體雕鑿而成,設計者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盧思立以寫實的手法,把雕像的情態形象定位在“深沉思考的思想家”這一坐標上,著力塑造李贄的臉部表情,同時與粗線條形體衣褶大膽有機結合,既加強了李贄剛毅的性格,又將人們的視線集中引向耐人尋味的臉部形象,使人領略這位近代思想啟蒙大師在寧靜而秀麗的故鄉,西湖之畔沉思孜孜求索的精神。
三重空間講述李贄故事
景觀提升項目范圍為西湖公園西大門起往南,沿新華北路至竹門環湖帶狀公園綠地;景觀提升面積約為50416.02平方米。建設內容主要包含原有景觀元素處理、園建工程、綠化種植、噴灌給水系統、路燈照明工程、監控及背景音樂工程等。
李贄文化廣場改造以李贄文化作為核心思想,通過空間重塑講述李贄故事,從不同角度展示李贄的人生智慧和文化價值,旨在將李贄精神潛移默化植入人心。
市城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說,對現狀西湖公園進行景觀提升,結合李贄文化精神,提升文化廣場景觀。精心塑造城市綠色空間,通過地形塑造和植物栽植盡可能發揮其空間使用體驗感,適當增設休閑游憩設施與創意小品,敘述李贄的生平事跡,文化休閑相輔相成。提升項目紅線內綠化景觀,增加開花及有色葉品種,清理部分老化地被灌木,增加以及更換老舊休閑設施。該負責人說,李贄文化廣場通過打造三重空間,突破傳統的格局束縛,為市民提供一個寓教于樂的游憩空間,沉浸在李贄的故事中,領悟他的哲學智慧,感受對人生的思考與感悟。
提升市民共享綠色空間
泉州西湖公園位于泉州市區西北部清源山南麓,緊臨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清源山,公園總占地面積100公頃,其中陸地面積17.72公頃,水域面積82.28公頃,為福建省最大的人工湖。園內有“風起箏飛”“遠峰近月”“刺桐雙塔”“古城攬勝”“清源晚鐘”“雙島鷺鳴”“玉橋荷色”等七個景點。全園由四島三橋、三長堤、三片水域組成。公園內繁花錦簇,波光瀲滟,魚歡蝦躍,白鷺棲息,湖光山色渾然一體,是泉州市區具有良好生態環境的湖上古典園林。
市城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說,公園建成多年來,由于園內植被生長,設施老化,部分區域植被過于茂密,雜亂無章,景致不佳,以及部分節點設置過于單一,需對節點進行梳理提升,同時區域內城市人口不斷增長,居民休閑健身觀景的需求增加,日漸老化的公園設施無法滿足人民群眾的需求,因此實施本次工程,通過對公園內李贄文化廣場區域的改造提升建設,打造一個自然、美麗、宜人的公園環境,使市民能夠共享綠色空間。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