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線蓮
常見中藥材變身時令鮮菜。最近,逛菜市場的市民發現,不少菜攤上出現了幾樣“生面孔”:魚腥草、蕨菜、金線蓮、桑葉、艾葉……它們不僅是中草藥,鮮嫩時期的它們還是一道美味,炒蛋、煲湯、涼拌,“可鹽可甜”。需要特別提醒的是,美味有“藥性”,需要因人酌情酌量食用。
蕨菜
市場 中草藥“鮮菜”現身菜攤
記者走訪了市區幾家菜市場,發現有不少菜攤售有“春節限定”鮮菜。“魚腥草的根就是折耳根,買的人最多,但多數是四川、湖南一帶的外地人買,本地人較少吃。”在豐澤區東美農貿市場,四川來的羅先生賣菜二十多年了,在他的菜攤上,魚腥草分三種:菜根、菜葉和根葉。“菜根一斤七八元,葉菜一斤十元,根葉都有的一斤十七元,賣得最貴,因為這種最嫩。”羅先生介紹,折耳根一般是涼拌,吃個爽脆的口感。
“前幾天也賣過馬齒莧,買的人不多,馬齒莧有紅的有白的,口感比較酸。”羅先生說。
在隔壁菜店,老板娘把蕨菜、香椿、金線蓮擺在入口處最顯眼的位置。她介紹,這三種當中金線蓮賣得多,因為本地人燉湯喜歡用,其次便是香椿。“香椿一般是炒蛋,這幾年比較熱。”老板娘介紹,蕨菜六七把賣了兩天,不好賣。“蕨菜一般涼拌、炒臘肉,口感脆滑。”老板娘說。
在大潤發超市,新鮮的桑葉、艾葉被包裝成盒賣,一盒150g分別賣5.98元和7.98元。在新華都購物廣場,還有新鮮的板藍根青菜,一包250g售價4.8元。“這種菜品知道的人不多,買的人自然也少。”售貨員介紹。
桑葉
醫生 中草藥有偏性 不可以貪吃
“總的來說,這些能鮮吃的常見中草藥很多是清熱解毒的,這類草藥一般性味寒涼,所以脾胃虛寒的人要少吃。”全國中藥特色技術傳承人、泉州市中醫院副主任中藥師黃金城介紹,在采摘時要注意辨別,不食用不認識的草藥,以免引起中毒;不宜過量或長期食用一種中藥野菜,中醫治病講究“中病即止”,以免傷正;有過敏體質的人食用中藥野菜要多加小心,如有過敏癥狀應立即停止食用并及時就醫。
食用指南
折耳根
●魚腥草(折耳根)
“魚腥草全身都是寶,有清熱消炎功效,對肺部感染尤其友好。”
食用方式:涼拌(經典吃法)、炒臘肉、煮湯。
功效:清熱解毒、利尿通淋、消癰排膿,抗菌抗病毒,緩解咽喉腫。
禁忌:性寒,脾胃虛寒者少吃;過量可能引起腹瀉;過敏體質慎食。
●馬齒莧
“馬齒莧也叫五行草,花黃、根白、葉綠、梗紅、種子黑,五色。在野外非常常見。草酸多,吃前一定要焯水。”
食用方式:焯水后涼拌、炒蛋、煮粥或做餡。
功效:清熱解毒、涼血止痢,輔助降血壓、控血糖。
禁忌:孕婦慎用;脾胃虛熱者、大便溏泄者少食。
●金線蓮
“燉湯清熱解毒,但脾胃虛寒的不能多喝。”
食用方式:鮮品燉雞湯、排骨湯,或曬干泡茶。
功效:養肝護肝、增強免疫、降火潤燥,常用于調理體質虛弱。
禁忌:性涼,體質虛寒者少食;孕婦及兒童慎用。
●板藍根(鮮葉)
“和中草藥一樣,對咽喉很友好,有消炎解毒的作用。”
食用方式:嫩葉焯水涼拌,或煮水代茶飲。
功效:清熱解毒、抗病毒,緩解風熱感冒。
禁忌:性寒,體質虛寒者少用;不可長期大量食用,可能傷脾胃。
●桑葉(鮮葉)
“桑葉炒雞蛋、煮湯都可以,比較清淡爽口。”
食用方式:嫩葉焯水涼拌、煮湯(如桑葉豬肝湯),或裹面蒸食。
功效:疏風散熱、清肝明目,輔助降血糖、降血脂。
禁忌:性寒,脾胃虛寒者少食;孕婦慎用。
●艾葉
“民間用它做清明粿,用它做的清明粿比鼠鞠草更有草藥香,藥用價值也更大。”
食用方式:焯水后做青團、艾葉煮蛋、艾葉粥。
功效:溫經散寒、止血止痛,緩解女性痛經。
禁忌:有小毒,必須煮熟;陰虛血熱者及孕婦禁用。
●鼠鞠草(清明菜)
“也很常見,一般是把它搗碎加點糯米粉做清明粿,草藥味較淡。”
食用方式:做青團、煎餅。
功效:祛濕化痰、止咳平喘,緩解風濕關節痛。
禁忌:孕婦慎用;過量可能引起輕微頭暈。
●紅鳳菜(血皮菜)
“野外常見,性涼,要少吃。”
食用方式:炒食(經典搭配豬肝)、焯水涼拌。
功效:補血止血、清熱解毒。
禁忌:含吡咯里西啶生物堿,需充分加熱且少食;肝功能異常者慎用。
●白鳳菜
“也叫片仔癀草,喜歡生長在潮濕的陰地上,在漳州民間用它來煲湯,味清淡。”
食用方式:清炒、煮湯,或與豆腐同燉。
功效:清熱解毒、潤肺,民間用于緩解咳嗽。
禁忌:性涼,體寒者少食;過敏體質者慎試。
●紫蘇葉
“一般是烤肉店提供讓你卷著肉吃。家用一般煮魚、蝦時可以放一點解毒,也可煎蛋。”
食用方式:生食卷烤肉、涼拌、煮魚湯去腥,或泡茶。
功效:解表散寒、行氣和胃,緩解風寒感冒、胸悶腹脹。
禁忌:性溫,陰虛內熱者少食;氣虛多汗者慎用。
●薺菜
“野外也非常多,北方人很愛切碎做包子、餃子,有利水明目的功效。”
食用方式:焯水后包餃子、涼拌、煮薺菜豆腐湯。
功效:涼血止血、清肝明目,輔助降血壓。
禁忌:性涼,體寒者少食;腎病患者適量(含鉀較高)。
首位致電泉州晚報社24小時熱線96339報料的袁女士獲得線索費80元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