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AI大模型DeepSeek爆火,掀起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的熱潮。然而,不斷發展的AI技術,在為人們生活帶來便捷的同時,也帶來亂象。當詐騙與AI技術結合,面對紛繁復雜的騙術,應該如何應對?
昨日,針對新技術形態下可能出現的AI騙局,本報邀請反詐民警和相關行業人士進行解讀,并支招如何防范。
名人帶貨?政要打架?假的!
隨著技術的發展,AI能夠做到聲音模仿,甚至連人臉也能模擬。有不法分子利用這一點,開展直播賣貨。
不久前,網上出現某知名醫生帶貨的視頻,其售賣一種蛋白。有老人信以為真下單購買。但該醫生澄清,視頻中的人物并非他本人。經過核實,“醫生帶貨視頻”為AI合成。
AI生成虛假新聞的事件也有“冒頭”。近日,一些短視頻平臺和微信朋友圈里,廣泛流傳一段視頻——兩名外國領導人會談時,因為沒有談到一塊起了爭執,甚至大打出手。但事后也被證明,這是網友利用AI惡搞的。
下載仿冒網站被“釣魚”
網頁接入DeepSeek、產品服務接入DeepSeek、網絡虛擬新聞……AI技術爆火后,一系列AI亂象隨之而生。
記者在短視頻、網站平臺上搜索輸入AI或者DS、DeepSeek相關字眼時,就有一大堆課程視頻涌現。“1000個DeepSeek神級提示詞”“一篇文章教會DeepSeek”“用好幾款AI,實現財富自由”“一星期教程:入門到精通”……
泉州一家信息安防系統代理商蔡先生介紹,自從AI紅火以來,他在刷視頻和網頁時,經常看到各種售課廣告。“所謂的課程也沒有那么高明。”蔡先生說,從眾多“高效”“技巧”課程能發現,這些文章、視頻內容不外乎是下載軟件、注冊賬號等基礎操作,而所謂的技巧,多數是官方網站上可免費查詢的樣例。
一些名稱相似的網站也層出不窮。近期,有消費者要下載“DeepSeek”應用,但卻誤下載了字母相近的“Dr×××sk”而被扣款,一度引發關注。蔡先生說,目前仿冒網站、釣魚網站為數不少,普通市民要謹慎。
對于利用DeepSeek牟利的投機行為,DeepSeek官方此前發布聲明稱,DeepSeek官方網頁端與官方正版App內不包含任何廣告和付費項目;此外,目前除DeepSeek官方用戶交流微信群外,從未在國內其他平臺設立任何群組,一切聲稱與DeepSeek官方群組有關的收費行為均系假冒。
Ai詐騙需具備多種條件
AI推動科技進步,絕不是洪水猛獸,雖然有一定的亂象,但不意味著一些自媒體流傳的所謂“AI騙局”多就是真的。
記者從公安機關了解到,利用AI換臉進行詐騙的案例并不常見。一些自媒體流傳的“AI詐騙流行”等消息并不屬實。不過,公安機關已注意到此犯罪新手法,將加大力度會同有關部門開展技術反制和宣傳防范。
據了解,AI技術上確實能做到換臉、擬音,但被用來“廣撒網”式詐騙需要具備很多條件。比如,收集到被換臉對象的個人身份信息、大量人臉照片、語音,通過AI生成以假亂真的音視頻;竊取被換臉(聲)對象的社交軟件號碼;掌握詐騙對象個人身信息,熟悉其社會關系等,綜合作案成本很高。
對一些冒充名人網絡營銷或者生成虛假新聞的,如何辨別,或者怎么識別是否AI換臉、變聲呢?業內專家提醒,一方可以檢查面部特征,觀察表情、動作以及聲音和口型的匹配度;另一方面,核實信息來源,讓對方用手遮住面部或進行其他面部動作判斷畫面是否連貫。
預防信息泄露減少安全隱患
當前,AI有向虛假信息、違法違規銷售、色情等領域滲透的趨勢,這些亂象趨勢值得人們注意。此外,即便有出現AI詐騙,也是可以預防的。
泉州市反詐騙中心民警表示,在一些騙局中,騙子不管利用何種手段,最終目的都是為了誘使受害人轉賬匯款。在有人聲稱是“家人”“朋友”“老師”“領導”并通過社交軟件、短信、電子郵件等方式引導轉賬匯款時,要提高安全意識,通過電話、視頻、實地等多種方式確認對方是否為本人。
增強個人信息保護意識,不在社交平臺上發布機票、證書、照片等包含姓名、身份證號、手機號、關鍵位置等個人信息的圖片。不輕易提供人臉、指紋等生物信息給他人。
對陌生鏈接要謹慎,不要隨便下載未知軟件,不要輕易添加不熟悉的好友。不要隨便掃描不明二維碼。二維碼應用場景十分廣泛,而且制作簡單、真偽難辨,常常被不法分子用于傳播手機病毒和惡意軟件。不輕易給陌生人開放手機屏幕共享。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