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生態環境局出臺若干措施,旨在創新和發展“晉江經驗”,進一步服務和促進民營經濟發展。
進門入企 提升政務服務質效
依托“一個窗口對外”“生態助企輕騎兵大篷車”機制,通過局官方網站、微信公眾號“助企咨詢”專欄等渠道,廣泛收集涉企生態環境領域問題訴求,并在時限內給予答復或提供解決建議方案;情況復雜的,結合企業需求,組建“生態助企輕騎兵大篷車”服務團,開展集中進門入企服務,精準幫助企業破解難題。
“打捆”審批 推動環評聯動改革
繼續支持資源稟賦好、發展效益佳、主導產業清晰、生態環保基礎設施齊備、環境管理水平高的產業園區(開發區)納入規劃環評與項目環評聯動改革試點范圍,實施部分登記表免于環評備案管理、同類項目報告表“打捆”審批等改革措施,惠及更多民營企業。
量小免購 優化排污指標管理
在嚴格實施各項污染防治措施基礎上,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學需氧量的單項新增年排放量小于0.1噸,氨氮小于0.01噸的建設項目,免購買排污權交易指標、提交總量來源說明;揮發性有機污染物新增年排放量小于0.1噸的建設項目,免予提交總量來源說明,全市統籌總量指標替代來源。
清單管理 提升環境執法效能
對生態環境監督執法正面清單內的企業,原則上以自動在線監控、用電用能監控、走航車、無人機等智能智慧的非現場方式為主開展執法檢查,對非現場檢查發現的問題線索,經企業自查自證后可免予現場核實。結合送法入企等優化幫扶服務方式,指導幫扶企業梳理存在的生態環境問題,及時預警正向發展,有效提升企業環境風險管理水平。充分運用“生態云”等信息化平臺和親清服務平臺,對重點排污單位加強環境問題隱患動態預警和遠程幫扶指導。
寬嚴相濟 推行包容審慎監管
認真落實生態環境系統行政處罰裁量規則,動態調整權責清單,完善執法“三項制度”和執法“四張清單”,加強包容審慎監管,依法實施輕微免罰、首違不罰、減輕和從輕處罰以及免予行政強制等措施。對行政相對人一次性繳納罰款確有經濟困難提出申請的,按相關流程予以辦理,構建寬嚴相濟、過罰相當的執法格局。
優化評價 “知錯能改”修復信用
依托省信用評價系統,組織實施全市環境信用評價工作,對企業實行分類管理,對“環保誠信”和“環保良好”企業,減少監督檢查頻次,并將評價結果抄告相關部門進行信息共享。及時指導企業糾正違法違規行為,在企業履行相關義務后,快速調整信用評級,實現信用快速修復,讓“知錯能改”的企業及時正常享受優惠政策。
降本增效 支持污染集中治理
鼓勵支持并加強指導建設區域活性炭集中再生、溶劑集中回收處置、集中噴涂、畜禽糞肥集中處理、餐飲油煙集中治理等“綠島”項目,通過共享環保公共基礎設施,實現污染物統一收集、集中治理、穩定達標排放,助力企業污染治理降本增效。
支持環保 鼓勵民企進入產業
持續落實《關于推進生態環境治理項目產業化促進“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的若干措施》,堅持以生態環境治理項目支撐環境質量改善提升,鼓勵民營企業參與生態環境治理項目謀劃實施,引導環保企業延伸拓展服務范圍和服務領域,鼓勵社會資本積極投入生態環保領域,促進我市生態環保產業加快發展。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