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項行動力度大、效果好,解決了多年拖欠租金的遺留問題,避免了村集體資金的流失,村集體經濟收入也增加了。”近日,南安市某村村民老蘇點贊了今年泉州市村(社區)集體“三資”監管專項整治工作。
此前,位于南安市某村的休閑山莊,因為疫情等原因,拖欠村集體租金2.3萬元,一直無法追回。今年以來,泉州市圍繞村(社區)集體“三資”管理突出問題開展專項整治,從群眾關切“破題”,聚焦農村集體資產交易不規范造成村集體資產被侵占、經濟合同簽訂不規范、租金(承包金)被拖欠以及財務管理不規范等重點問題,迅速開展行動。通過專項整治,該村收回休閑山莊拖欠租金2.3萬元,并終止合同,清收村民閑置房屋5000平方米,增加村集體收入20萬元。
得益于“三資”監管專項整治,惠安縣某村也收回了對外發包魚塘拖欠租金2.5萬元,并在魚塘收回后重新發包,每年租金從0.49萬元提升到12.2萬元,預計將增加租金收入100多萬元。
“我們堅持高位推動和多方聯動,一手抓查擺問題清理整頓,一手抓監管方式創新提升,以‘制度化+信息化+公開化’為抓手,推動‘點題整治’工作提質增效,有效維護農村集體和農民群眾合法權益。”市農業農村局有關負責人介紹。在制度保障方面,我市農業農村部門創新建立“三項制度”:在規范農村集體資產資源流轉上,構建全市統一的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市場,聯合14個部門制定《泉州市農村產權流轉交易管理規定(試行)》;在防范村民小組“微腐敗”和組財流失上,與市紀委監委等4個部門聯合制定《泉州市加強農村村民小組財務管理工作措施》;在推行非現金結算以杜絕農村集體資金坐收坐支上,下達《泉州市農業農村局關于做好農村集體財務收支非現金結算工作的通知》。
此外,在平臺建設方面,新建全市農村集體“三資”新版管理平臺和市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平臺,并推動泉州市農村集體“三資”新版管理平臺與泉州市基層小微權力監督平臺、福建省鄉村振興(扶貧惠民)資金在線監管平臺貫通融合。
截至目前,累計推動全市查擺農村集體“三資”管理方面問題835個,已全部完成整改,收回資金、資產228.78萬元,收回土地等資源面積109.96畝,收回拖欠租金1374.70萬元,清退、收回18.47萬元,新增加租金收入203.12萬元。泉州市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平臺上線一個月來,已有240宗農村集體產權流轉項目申請入場交易,正在掛牌的項目73宗,掛牌金額1341.22萬元,已成功交易37宗,成交總金額3767.32萬元,資產資源類成交總額3600.36萬元,增值額373.85萬元,溢價率11.59%,工程、采購類成交總額166.96萬元,節約資金18.15萬元,節約率9.8%。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