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泉州市知識產權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印發《2023年泉州市知識產權發展與保護狀況(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白皮書》顯示,2023年以來,泉州以國家知識產權強市建設示范城市為引領,不斷強化知識產權在高質量發展中的支撐和促進作用,創新和先行正成為泉州知識產權工作的鮮明底色和生動亮色。
《白皮書》顯示,2023年,泉州獲得專利授權37515件,占全省專利授權量的31.19%,連續13年居全省設區市首位,其中,發明專利授權3618件,同比增長28.25%。截至2023年年底,全市有效發明專利達17400件,每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19.6件,每萬人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4.74件,居全省第一梯隊。企業專利創造運用意識不斷增強,2023年度全市專利密集型產品備案數達1031件,居全省前列;4項專利項目獲得第二十四屆中國專利獎,36項專利項目獲得新一屆泉州市專利獎。
商標方面,至2023年年底,全市商標有效注冊量突破76萬件達765467件,約占全國商標總量的1/60,領先于江浙廣東等省份的發達設區市,自2020年起已連續4年居全國各設區市第一位。馳名商標累計達159件,馬德里國際注冊商標總量達1694件,均居全國設區市前列。2023年元月,安溪縣市場監管局《全面實施商標品牌戰略推進茶業富民工程》(區域建設類)和福建匹克集團《以商標國際注冊推動商標品牌國際化進程 讓匹克商標成為競爭中飄揚的旗幟》獲得國家知識產權局商標品牌建設優秀案例,占全省入選總數的1/3。2023年度,全市12件企業商標品牌、3件區域商標品牌被國家知識產權局列入全國首批“千企百城”商標品牌價值提升行動名單,入選數量居全省第一位,進一步彰顯泉州商標品牌建設成效。
地理標志方面,我市出臺《關于深入貫徹落實地理標志保護和運用“十四五”規劃的實施意見》,為鄉村振興注入地理標志“新助力”;幫扶引導符合條件的企業申請和使用地理標志產品專用標志,提升“名特優稀”農副產品品牌形象和聲譽,截至2023年年底,全市通過地理標志商標獲得專用標志數量居全省前列。2023年,我市新增1件地理標志商標“永春白番鴨”,至2023年年底地理標志總量達到66件,其中地理標志商標55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11件,為“綠(茶果蔬薯業)藍(海洋漁業)白(德化白瓷業)”特色經濟提供了堅實的商標品牌內核,提前完成全市“十四五”知識產權發展規劃設定的地理標志達到65件的預期目標。此外,“安溪鐵觀音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示范區”建設正在不斷深化,帶動安溪縣創造茶園總面積、茶葉年產量、茶業總產值、受益人口、從業人員和產業化程度等多項國內領先紀錄。晉江圍繞“磁灶陶瓷”優勢產業發展,引導行業協會制定產品質量團體標準,抱團闖市場,目前有9家龍頭企業使用“磁灶陶瓷”地理標志商標,產值規模近50億元。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