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人才是關鍵。近年來,南安市官橋鎮在引才、育才、用才上持續發力,著力打造一支沉得下、留得住、能管用的鄉村人才隊伍,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提供有力人才支撐。
校村結對
引智下鄉促振興
洪嶺村入選國家森林鄉村,九溪村獲評省級鄉村振興典型示范村,和鋪村獲評省級文明村……一批批各具特色、“各美其美”的示范鄉村崛起,拼出了官橋鎮“美美與共”的鄉村振興新圖景。
近年來,官橋鎮鄉村振興方興未艾,不少鄉村在統籌規劃的藍圖中點亮了屬于自己的鄉村振興路。如商貿金莊、紅色嶺兜、醉美九溪、甜蜜曙光、禪養竹口等示范品牌,創建思路更加明朗,主題提煉更具地域特色,真正實現了村村有規劃、項目有主題。而擘畫鄉村振興藍圖的背后,是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堅持。
去年,官橋鎮著力引智促振興,率先在鎮級層面與高校全面合作共建,開啟了高校學術研究與鄉鎮基層一線直接連線對接的新模式。2023年3月,與福建農林大學的一紙協議,正式吹響了官橋鎮全域開展鄉村振興示范點創建的沖鋒號,雙方在村莊規劃引導、產業振興、文旅提升、品牌打造、鄉村建設、人才合作等方面開展合作共建。自此,全鎮發展有藍圖,村村規劃形成“一村一特色、村村有項目”良好局面,助推官橋鎮打造出一批鄉村振興示范案例。
引才引智,更要用人留人。官橋鎮深入實施人才“引育留用”工程,率先建立鄉鎮級高校專家工作站——福建農林大學官橋工作站,柔性引進鄉村振興專家23名,駐站人員2人,并推動16名團隊專家參評泉州市高層次人才。通過搭建鎮村與農大規劃設計團隊交流平臺,推動策劃生成兩個年度示范創建項目278個,其中198個項目由農大專家團隊進行設計和陪伴式施工。項目建設一片熱氣騰騰,截至5月底,已落地項目145個。
同時,官橋鎮實施保姆式陪伴服務,聯動專家團隊組織村居開展鄉村振興路演活動等,開創高校與基層鄉鎮人才深度融合新模式。
頭雁領航
產業振興“好豐景”
90后楊嘉雄是官橋鎮新圩村新任黨總支書記,也是國水果蔬種植場負責人。在鎮黨委政府的指導支持下,楊嘉雄以“致富帶頭人+農場+農戶+初加工”產銷一條龍模式,流轉盤活新圩村等周邊3個村撂荒地400多畝,帶動了周邊204戶村民每年增收40多萬。
而像楊嘉雄這樣的農村致富能手在村兩委隊伍中占比超過一半,多達121人。全鎮村級“兩委”班子呈現出一片“干事勁頭更足、帶富能力更強”的新氣象。這是官橋鎮創新人才使用機制激蕩鄉村振興“源頭活水”的動人縮影。
近年來,官橋鎮著重在“選”上下功夫。在現任村干部中擇優留、在致富帶頭人中擇優選、在外出務工經商人員中擇優引,鍛造高質量村“兩委”隊伍,發揮“頭雁效應”帶動產業振興。
2023年,官橋鎮村集體經營性收入20萬元以上村居29個,占100%,50萬元以上村居16個,占55.17%,100萬元以上村居7個,占24.14%,“頭雁”引領功不可沒。
為更加精準地進行干部考核,官橋鎮先后召開多場鎮級鄉村振興推進會、會商會、路演、務虛會等,讓各村居晾曬比拼,激發村(社區)爭先創優、比學趕超動力。同時,形成“日跟蹤、周會商、月通報、季考評、年收賬”的工作機制,推動干部在鄉村振興“大擂臺”比拼晾曬,比學趕超氛圍日趨濃厚。
官橋鎮愛才用才不拘一格,讓他們在鄉村大地都有用武之地。越來越多的優秀人才扎根鄉村,拼出屬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