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人才是城市創新發展、永續發展的活力所在。
記者從昨日召開的泉州市民營經濟發展大會獲悉,為打造青年人才向往地、青年發展友好城,泉州在“涌泉”行動20條的基礎上,升級加碼青年人才集聚支持政策,出臺《關于進一步加快青年人才集聚引領支撐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措施》),推出升級生活補貼、安居保障、創業扶持、科研資助、引才激勵、育才平臺、培訓補助、優才服務等8項政策支持,吸引和集聚海內外青年人才投身泉州高質量發展,為勇當新時代民營經濟強省戰略主力軍提供堅實人才支持。
釋放政策紅利,讓人才“引得進”
在引才政策中,泉州加“干貨”、上“硬菜”,突出高匹配度、高含金量,構建引才“強磁場”。
根據《措施》,泉州對新引進到民營企業的博士研究生、碩士研究生、全日制“雙一流”高校本科生、普通高校本科生,分別提供10萬元、5萬元、2萬元、1萬元生活補貼。
引才激勵上,泉州在海內外人才、科技創新資源集聚的地區設立異地“人才之家”、開設國際化引才專窗、成立城市引才聯盟,對其引薦人才到泉州市民營企業和民辦非企業單位落地就業或來泉自主創業的,給予每家每年最高50萬元獎勵。
育才平臺上,泉州優化青年拔尖人才遴選機制,重點面向民營企業、民辦非企業單位選拔,推行認期管理,進一步提升民企引才競爭力。鼓勵民營企業、民辦非企業單位與知名高校、科研機構共建省級以上創新平臺,引進產業發展急需緊缺的高層次青年科研人才(團隊)。
拓寬發展渠道,讓人才“留得住”
泉州還注重鋪路、搭橋、架梯,拓展人才發展空間,打造人才“搶灘登陸”的就業創業港灣。
創業有扶持。泉州對符合條件的青年人才科技型創新創業項目,由市屬國有企業組建的天使投資基金、創投基金優先給予股權投資,吸引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社會資本跟進股權投資。對全國博士后創新創業大賽總決賽金、銀、銅、優勝獎項目在我市落地轉化的,由項目屬地分別給予100萬元、50萬元、30萬元、20萬元補助。支持新到我市自主創業、具有較強發展潛力和帶頭示范作用的青年企業管理者,參加市、縣兩級主辦的初創企業經營者能力提升班,按每人最高1萬元標準給予培訓補助。
科研有資助。泉州在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項目評審中新增設立青年類評審項目,每年立項支持10個以上高層次青年人才創新創業項目,給予每個項目最高30萬元經費資助。設立民營企業、民辦非企業單位優秀青年人才培養專項補助資金,對申請人作為唯一作者出版具有獨立書號、創新性創造性學術價值的專著或參加國際級學術交流的,給予每人最高2萬元補助。
成長有平臺。泉州支持符合條件的民營企業、民辦非企業單位申報授牌市級產業工人技能培訓基地,根據職工培訓工作的規模、質量、成效,給予一次性20萬—30萬元資金支持以及3萬—10萬元年度培訓補貼。支持民營企業與院校、機構合作,開展企業新型學徒制和在崗職工“智改數轉”技能培訓,培養所需青年技能人才,根據取得證書類型和等級,按每人最高6000元標準給予企業培訓補助。支持民營企業本科以下學歷的青年職工參加“求學圓夢”學歷提升行動,給予每人最高3000元的學費補助。
泉州市還設立“泉州青年創新創業榜”,每年評選、宣推50名左右在民營企業、民辦非企業單位工作的青年人才創新創業典型,有序增加優秀青年人才在“兩代表一委員”、各級先進榮譽中的比例。
創優服務生態,讓人才“過得好”
聚焦人才“關鍵小事”,泉州在事業留人、服務留人、感情留人上下足功夫,進一步提級服務質效、造優服務生態,解決青年人才干事創業的后顧之憂。
安居保障上,在提供求職免費住宿、租賃優惠的基礎上,對在泉州首次購買商品住房的博士研究生、碩士研究生,以及全日制“雙一流”高校本科生、普通高校本科生、大專生分別提供購房補助8萬元、6萬元、4萬元、2萬元、1萬元。技工學院全日制預備技師(技師)班、高級工班畢業生分別按相當于本科學歷、大專學歷落實購房補助待遇。
優才服務上,泉州將符合條件的青年人才納入“優才卡”申領對象,對應享受涉才政策服務和商超消費打折等便利。比如,支持零門檻落戶,實行“先落戶、后就業”政策;提供優質教育資源,子女入學優先統籌安排到優質公辦學校就讀;提供免費乘坐公交、免費游泉州等便捷公共服務。
同時,泉州依托“涌泉”行動線上平臺,設置“一站式”服務專窗,結合此次人才政策近20項服務事項,指定專人、安排專線,做好相關政策咨詢和解釋工作,幫助各類人才辦事找得到門、找得對人。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