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縣虎邱鎮是名茶“黃金桂”和“佛手茶”的發源地。近年來,當地遵循山水生態底色,發揮特色產業優勢,構建“一葉飄香,多元增收”的產業格局,逐漸打響“茶桂禪心 飄香虎邱”旅游品牌。
近日,由市農業農村局組織的“鄉村振興泉州觀察團”第九站走進虎邱鎮,近距離觀察該鎮如何著眼“富村、山水、宜居”,發展茶旅、保護生態、建設鎮村,一步步繪制茶鄉版“富村山居圖”。
專業分工
茶業“綠葉”變成富民“金葉”
作為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安溪鐵觀音茶文化系統)核心區之一,虎邱鎮堅持品質為先,倡導匠心制茶,重點發力促進茶葉生產加工能力提升,引導茶青與初制專業分工,推進茶產業興旺發展。
鼓勵有機生態種植,從源頭提升茶品質。虎邱鎮擁有全省最大的茶葉出口備案基地,建成高標準生態茶園達1.5萬多畝,生態茶園面積、有機茶園認證面積分別占安溪縣五分之一、三分之一。通過“龍頭企業+合作社+基地+家庭農場、農戶”管理模式,約3萬畝茶園實現基地化、集約化、標準化管理,帶動8000多戶茶農增收,占全鎮茶農的70%以上。
有了好的原材料,虎邱鎮從制茶環節著手,提品質、增效益。在羅巖、雙都、雙格、湖東等多個產茶重點村,建設12家茶葉集中初制加工廠,6家已投產,其中3個村集體自建茶葉初制加工廠,一年可增加村財20多萬元。引進行業小罐茶華南基地、青春朝露茶業等項目,建成標準化精制生產線及文化體驗基地,招商落地福建烏龍茶智能加工創新中心。
“我們將繼續在生產加工能力上做足要素保障,壯大本地合作社,擁抱新業態,推動虎邱成為區域最大的烏龍茶生產加工中心、烏龍茶集散中心。”虎邱鎮鎮長陳智鋒說。
此外,虎邱鎮借鑒法國葡萄酒莊園模式,陸續建成了小罐茶、裕園、日春、華虹、禪心緣等12家各具特色的茶莊園,茶莊園鎮域數量為全省之最,成為茶旅特色小鎮,以茶促旅,以旅興茶。
針對茶產業發展,市農業農村局四級調研員駱伙明建議,以村為單位舉辦茶葉交流會,評比相同品種、相同生態條件下生產的茶葉,促進農民茶葉種植、制作技藝提升,進一步提高毛茶品質。
“四眾”探索
成就全鎮首個超百萬元經濟村
站在湖西村“黨建+”鄰里中心一樓,觀察團一行聽取村支部書記助理王碧霞介紹該村探索的強村富民“四眾”模式。
“我們村實行‘組織眾強、產業眾籌、鄉村眾治、紅利眾享’。在村集體帶動下,村民變股東,眾籌資金3000多萬元入股建設白石巖景區,村財增收獲得第一桶金。后來,翻建擴容廢舊水電站,整合轉租荒廢茶園,村集體經濟的錢袋子越來越鼓,去年我們村成為虎邱鎮首個超百萬元經濟村。”王碧霞說。
村財有實力,鄉村各項事業發展就有了支撐。近年來,湖西村整片推進環境整治工作,將臟亂差的地方,改造為黨建主題公園、共享庭院;將古大厝改建成龍蹤書院,邀請老師、志愿者、返鄉大學生等開設公益課堂,讓村里的孩子們快樂度過假期時光;開設鄰里長者食堂,由村財出資,每日為村里老人提供免費午餐,每月組織60歲以上老人過集體生日……通過財富共創、紅利共享,群眾獲得感、幸福感日益增長。
“湖西村鄉村旅游有基礎、有亮點,下一步要注重‘點亮村民’,比如用好黨建主題文化廣場,舉辦鄉村市集活動,植入當地非遺布袋戲文化,組織售賣土特產、伴手禮等,吸引游客消費,助力村民在家門口增收。”觀察團成員泉州師范學院資環學院院長李子蓉建議。
全域旅游
整合優勢打造四季旅游產品體系
圍繞《虎邱鎮2020—2035年旅游規劃》,虎邱鎮策劃引進并推進一批重點項目建設,精心設計茶桂禪心旅游線、浪漫花韻風景線、田園觀光體驗線、莊園康養生態線4條特色線路,形成“春觀花、夏納涼、秋采摘、冬農趣”的旅游產品體系。
芳亭村鄉村振興服務中心,展示著桂花、煙葉、茶苗培育、茶葉四個“千萬產業”。“我們村家家戶戶種植桂花,全村有桂花樹上萬棵,還開發了桂花蜜、桂花茶等特色產品,桂花產業產值超千萬元。”鄉村振興講解員、村委周碧銀介紹道,這幾年村里實施桂花谷擴容提級工程,打通四個“千萬產業”種植基地連接通道,融入桂花文化、村史故事、產業發展等元素,讓游客在花香、稻香、茶香中深度感受“飄香芳亭”。
湖坵村長潭農業公園里,長潭溪清淤工程接近尾聲,準備迎接到水上樂園游玩的客人;柑橘采摘體驗區里,綠色果子已掛滿枝頭。近年來,在鎮村兩級持續推動下,長潭農業公園健康休閑、生態觀光、采摘體驗等業態日益豐富。今年,虎邱將推動其與周邊白石巖、洪恩巖、騎虎巖景區,裕園、日春茶莊園,華農生態山莊串點成線,打造新的旅游“爆款”。
對于旅游產業發展,華僑大學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系主任王建英建議,虎邱要進一步提升旅游要素,做好住宿餐飲規劃布局,加強講解員培訓,引進專業旅游運營公司,將旅游亮點推向接研學、旅行社、散客等不同客戶。
“鄉村振興需要‘聚人氣’,如何通過招商引資,把在外鄉賢招引回來助力家鄉建設,把外出的村民吸引回來參與家鄉發展,這其中有很多文章可以做。”市農業農村局四級調研員曾建國說。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