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色青山環繞、峽谷曲折悠長、溪水清澈蜿蜒……
3月25日,恰逢周末,福建安溪縣虎邱鎮竹園村華農生態園游客如織,國家電網福建電力“雙滿意”(安溪海絲之光)共產黨員服務隊前往檢查供電線路的運行情況。景區里的電動觀光船、全電民宿、全電廚房改變了傳統農家樂的“煙火氣”,聚集了“高人氣”。
為助力虎邱鎮鄉村旅游經濟發展,近年來供電公司累計投資200余萬元對3.8公里10千伏線路實施絕緣化改造,新建4臺公用變壓器,為鄉村注入澎湃動能。這是供電公司助力鄉村電氣化改造的一個縮影。產業興,鄉村興。國網泉州供電公司以穩定電、綠色電,以及持續優化電力營商環境、開展黨建聯創等為泉州地區鄉村特色產業發展開足動力引擎,為農業高質量發展、農民增產增收、鄉村產業振興當好電力先行官。
穩定電注入鄉村發展動力
4月3日,福建北電南送特高壓交流輸變電工程線路工程安溪段首檔架線順利開展,標志著該工程全面進入架線施工階段。這也是該工程全省各施工段首次鐵塔“牽手”。
該工程建成后,將提升電網“大動脈”輸送能力,進一步推動能源清潔低碳轉型,促進風電等清潔能源消納,為泉州地區鄉村經濟發展注入動力。
農村用電負荷大幅增長,電力保障是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一環。2022年,國網泉州供電公司累計新增及改造288個供電臺區,建成鄉村電氣化項目30個,著重解決農村低電壓、三相不平衡、表箱老舊破損等問題,持續補強縣域電網基礎設施短板,進一步提升供電能力。在改造的同時,該公司也持續整治鄉村“三線搭掛”問題,建設堅強穩定電網,滿足村民用電需求,讓美麗宜居鄉村打造更有底氣,
科技賦能助力鄉村供電可靠性的提升。2022年,國網泉州供電公司投用了全省首臺帶有成套運載裝置的履帶式絕緣斗臂車,并大力推廣使用絕緣蜈蚣梯,將不停電作業技術帶進了鄉間小路,讓“不停電就是最好的服務”在鄉村變成了現實。
在可靠的電能加持下,供電公司全力推進全電景區、全電民宿、港口岸電建設,以電代煤、以電代油、以電代氣等項目,提升清潔用能水平,做好新能源消納。通過分析民宿用電數據情況,供電公司精準把握村里游客流量、習慣等,在村子周邊道路上合理布局充電樁,建成50根鄉村充電樁,讓綠色出行成為鄉村的新風尚。
2022年,泉州地區累計實施電能替代項目13個,替代電量12.41億千瓦時,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125萬噸,綠水青山間涌動著清潔電能。
接下來,國網泉州供電公司還將圍繞市政府開展“項目奮戰年”活動,啟動電力設施補短板三年行動,實施國網福建電力配網提升三年行動,持續夯實農村電網建設基礎,不斷提升運維水平,為鄉村振興打造好“電引擎”。
優服務電靚鄉村美好生活
3月31日,在泉州泉港區惠嶼島,供電網格長王洪明和村民小組長張曉燕正在能源服務驛站,為漁民肖惠聰介紹“網上國網”辦電功能,指導其申請新裝三相表業務,滿足漁民海帶加工、鮑魚保鮮等用電需求,實現了辦電不出島。
這得益于國網泉州供電公司泉港供服黨支部與泉港區南埔鎮惠嶼村黨支部開展“海絲之光·振興海島”黨建聯創活動。通過聯創共建,將“供電網格長”制度融入到惠嶼村“村組長”制度,建立“雙長”融合機制,發揮出“1+1>2”作用,提升供電服務水平。雙方攜手在島上建立供電便民服務站點,同時在站內配置了政務服務一體機,提供24小時便民服務。村民有辦電業務需求在島上就能處理。
像這樣的“雙長”融合機制已覆蓋全市合作街道(鄉鎮)160個,社區(村)2516個,同時建成22個能源服務站示范點、組建2516支“雙長”融合隊伍,將為鄉村產業發展提供更好的優質服務。
在“雙長”融合團隊服務中,發現鄉村普遍存在私拉電線問題,存在用電安全隱患。國網泉州供電公司創新“e取電”供電服務模式,借鑒“共享充電樁”的做法,在臨時用電點安裝集中式表箱,由供電公司裝表立戶,表后安裝配有獨立二維碼的共享插座,將電力送到田間地頭。村民可自行掃碼消費取電,免申請,隨掃隨用。
在石獅西港村耕地面積有600多畝,主種甘薯、花生,兼種蔬菜、沙參等,每年3月份,村民們忙于春耕灌溉,由于田間取電不方便,他們會從附近拉電線到田里,不僅影響美觀,而且存在用電安全隱患。今年,供電公司組織“雙長”融合團隊為西港村安裝了“e取電”共享電源取電樁,解決農田中私拉亂接電線灌溉的問題,為農業生產提供高效、可靠、便捷的電力供應。
同樣為村民裝設掃碼“e取電”共享電源取電樁還有晉江英林鎮東埔村。英林鎮是省級鄉村振興示范點,2021年,供電公司為東埔村“e取電”智能取電點捐贈建設了 27個智能充電樁,可以提供近60個插座用電,為攤點提供安全電能,節約夜市商販 30%用電成本,提升了客戶獲得感。同時,國網泉州供電公司在東埔村建設能源服務站,組建“雙長”融合團隊,全力服務英林鎮鄉村振興。2022年泉州市晉江市英林鎮東埔村被授予“國家電網助力鄉村振興示范村”稱號。
截至目前, “e取電”在全市建設約100個,為村民提供實實在在的便利,真正把服務送到家門口,打通鄉村通往幸福生活的最后一公里。
紅動能助力鄉村增產增收
在福建德化,春季樹木生長旺盛,頻繁影響線路運行,冬季常有樹木壓斷線路,山路蜿蜒又冰凍難行,搶修人員無法在第一時間消缺保電。線樹矛盾突出,不僅影響輸電線路供電可靠性,還經常引發山火。
2020年,國網泉州供電公司黨委與德化德化縣林業部門、鄉鎮黨委和村委會開展“林電互動保安全助脫貧”黨建聯創,在高壓線路下種植低矮且經濟價值高的油茶生物防火林帶,解決電力線路管護中的線樹矛盾,實現線路管護、森林防火、村民(含脫貧戶)增收、村財創收的多方共贏。
“林電共建”以來,累計置換油茶生物防火林帶2653畝,線樹矛盾引發故障累計下降81%,助力村財政及農民創收1000余萬元,幫助鄉村增產增收。
黨建做實了就是生產力。2007年開始,國網泉州供電公司與南安梅山鎮蓉中村黨支部開展黨建三級聯創,指導幫扶蓉中村建立蓉中電氣企業,推進蓉中村建設文化先導型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和電氣化示范村。
如今,蓉中村從一個貧困小村,建設發展成為全國知名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先后榮獲全國創先爭優先進基層黨組織等稱號。蓉中村還主動結對幫扶全國各地貧困村,先后與福建省壽寧縣下黨村及甘肅省渭源縣元古堆村等多個鄉村結對幫扶,實現鄉村振興的跨越提升。
當前,鄉村振興戰略鼓聲正酣,幫助農產品消費是助力產業振興一項有力舉措。從2017年開始,國網泉州供電公司組織“海絲之光·電網志工”開展“三代三助三化”行動,即代銷、代購、代言特色扶貧農產品,助困、助弱、助殘,通過市縣供電公司一體化推進,實現幫扶精準化、行動長效化。
受疫情影響,在泉州大部分農產品合作社銷售量大幅下降。在合作社最困難的時候,“海絲之光·電網志工”通過代銷、代購、代言幫助他們銷售早稻米、地瓜干、香菇、蜂蜜等農產品,幫合作社渡過了難關。
2021年起,“海絲之光·電網志工”與當地鄉村振興辦公室、農村信用合作社等合作,通過各大平臺推廣農產品,為鄉村旅游代言,助力鄉村振興。 截至目前,“海絲之光·電網志工”累計代銷、代購扶貧農產品收入703.5萬元,先后為德化縣雷鋒鎮瑞坂村和潯中鎮高陽村等12個自然村50戶貧困戶“代言”推廣扶貧農產品,幫助農戶走向致富路。
鄉村振興,電力先行。國網泉州供電公司加速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進程,發揮電力行業特色和專業優勢,助力鄉村特色產業發展,不斷滿足人民群眾追求美好生活的用電需要為鄉村振興注入澎湃動力。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