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光正好,奮斗其時。“我們要心底無私,為企業‘排雷’,只要企業有需要,就要心清如水地為企業‘站臺’”“以敢為、敢闖、敢干、敢首創的擔當作為,創新突破打造一流營商環境”……3月30日召開的全市優化營商環境大會上,泉州市委、市政府承諾擲地有聲,系列行動方案和服務舉措創新突破,發出尊商、親商、安商、護商的強烈信號,進一步營造干事創業的濃厚氛圍。
這是今年以來泉州大拼經濟、大抓發展的縮影。開年加速、起步沖刺,泉州深入實施“深學爭優、敢為爭先、實干爭效”行動,干部敢為、地方敢闖、企業敢干、群眾敢首創的泉州活力,一次次迸發巨大力量,全力推動“開門穩”“開門紅”,勇當實施新時代民營經濟強省戰略主力軍。
今年以來,泉州深入開展“項目奮戰年”活動,有力推動一批重大項目建設不斷取得新突破。圖為市重點項目惠安縣醫院分院主體建筑于近日順利封頂,項目按三級綜合醫院標準建設,建成后將有效加快優質醫療資源擴容。 (林勁峰 莊丹丹 攝)
爭優
營商環境成全省標桿全國典型
春天的腳步,總是明快而一往無前。這座開放之城的進取腳步,更是步履不停。做對標先進、錨定一流的“優等生”,泉州當仁不讓。
學優——以更開闊的視野,泉州大踏步“走出去”,虛心求教先進典型。
在全市上下掀起新一輪高質量發展熱潮的關鍵時刻,2月下旬,泉州市黨政考察團奔赴有著同樣“敢為天下先”基因的先鋒城市深圳:將每年營收10%投入研發的醫療器械商邁瑞、堅守“技術為王、創新為本”的比亞迪、致力構建萬物互聯智能世界的華為、IPO融資額位列全球第二的深交所、打造全球頂級投資集團的深創投、彰顯“共生、共建、共想”理念的深圳城市規劃展、創新“工業上樓”的南山紅花嶺基地、“既做房東也做股東”的星河WORLD園區、引領文旅融合的華僑城……短短三天時間,考察團的每一步,都踏在“深圳奇跡”的亮點上,汲取豐富的科技創新、資本運作、規劃建設經驗。
南下“粵港澳”、北上“長三角”、西進“成渝雙城經濟圈”、內聯“福州、廈門”、外訪“東南亞、日韓與歐美”……向優秀看齊,與榜樣并肩,對標先進的足跡早已遍布海內外。既“走出去”學,也“請進來”教。
在市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擴大)會暨“華大講堂”第99講上,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理事、深圳市政府原副市長唐杰講述“深圳創新增長與公共政策”,廈門海辰儲能首席技術代表潘緯韜暢談“鋰電儲能的生態和未來”,從政策維度到產業賽道,廣大泉州干部既“解惑”又“解渴”。
創優——以更堅定的決心,奮進的泉州大力度“抓下去”,擦亮一流營商環境。
黨委政府主要負責人跟企業家面對面,借著吃飯契機談問題、議發展。這是開年后,泉州市委、市政府探索建立政企“早午晚餐會”機制,發生在餐會上的生動一幕。“企業出題、政府答題”的對話互動,以早午晚餐的輕松形式進行,探討的是實實在在的發展問題。目前,市級層面先后召開石化產業、納稅大戶、金融業、制造業、電子信息和新能源新材料等5個專場,收集到意見建議150余條,及時對接了一批企業增資擴產計劃等。
創新之舉層出不窮。《關于促進政商關系親清統一 推動優化營商環境的八條措施(試行)》出臺,條條干貨擺明哪些事“必須做”“倡導做”“不能做”,讓干部卸下包袱,敢于“排雷”“站臺”;全省首創的政務服務“輕騎兵”“大篷車”直插一線,深入234家企業和多個園區,破解棘手難題;在全省率先上線的金融信用證書線上化管理平臺,讓臺企佰寧建設工程公司負責人林先生點點手機,一個工作日就取得全省首張電子化臺商金融信用證書并獲貼心信貸支持……
在最新出爐的省營商環境監測督導結果中,泉州位列全省第二,躋身全省營商環境標桿城市,5個指標位居全省第一。3月31日召開的2023年全國優化營商環境現場會上,以“傳承弘揚‘晉江經驗’ 持續提升營商環境 致力打造民營經濟發展樂園”為要的“泉州經驗”,作為25個城市典型之一,面向全國作分享。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一號改革工程”,泉州“優”無止境再出發——實施2023年營商環境創新突破八大專項行動,捧出服務企業若干舉措,作出創新突破承諾,發布營商服務品牌,聘任一批營商環境監督員,授牌13個縣域誠信促進會。在“泉心泉意”營商環境品牌的打造中,140多萬戶在泉經營主體,正迎來安心經營、放心發展的又一春。
爭先
“500強”企業專場戰略合作開創先河
敢為人先的首創精神,愛拼敢贏的奮斗精神,是刻在泉州骨子里的人文特質。帶著這股精氣神,一季度,泉州“跳起摸高”,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動仗”。
圍繞民營經濟這一最大特色、最大優勢,泉州持續夯根基、求突破。大年初六,尚在春節假期,泉州召開了全市民營經濟發展大會,“1+1+N”惠企政策干貨滿滿,被企業家譽為“企業持續健康發展的助推器”。國內地級市首家“公辦民營”的民營經濟研究院成立,為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智力支撐,為全國民營經濟研究提供鮮活樣本。
引進頭部企業、標桿企業,民營經濟大市與500強大企業優勢互補、更添活力。圍繞“攜手500強企業、踐行二十大精神”主題,2月10日,38家500強企業的龐大陣容,集中與市、縣(市、區)兩級政府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這在泉州是有史以來的第一次,在全省乃至全國也開了先河。
挖掘文化底蘊,塑造城市品牌,這個春天,“世遺之城”泉州,推動創設兩個“國字號”——第一屆中國電影編劇周,在全國第一次把編劇真正推上舞臺;第一屆海絲泉州文學周開幕式上,人民文學出版社首個創作基地正式成立……電影、文學等領域眾多名家大咖云集泉州、站臺推介,在走近了解中,萌發內容創作新計劃。“你只要熱愛生活,就一定會愛上泉州”,著名媒體人、作家白巖松的推介語讓泉州再次“出圈”。人民文學出版社社長臧永清說,今后將選拔、扶持優秀青年作者,推薦發表、出版優秀文學作品,讓文學之光與世遺古城、海絲泉州交相輝映。
爭先,泉州不限于一時一地,而是成為全域全員共識——
大力穩崗留工,泉州在全省率先出臺《關于支持企業員工留泉返泉十三條措施》,支持人力資源服務機構招工引才、企業外出招聘接返員工;
加快數字化轉型,泉州召開現場會,啟動智能制造數字化賦能三年行動,以前瞻眼光加快推動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引領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值得一提的還有工業(產業)園區標準化建設。基于泉州的走前列、作示范,3月初的全省工業(產業)園區標準化建設現場會選擇在此召開。泉州探索推動園區標準化建設,既為產業發展賦能,又向外輸出成功經驗。按照“百千萬”園區建設格局,今年,全市還將實施百個園區項目,撬動千億元逆周期投資,推動萬畝用地改造。
爭效
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提升“量質效”
大拼經濟、大抓發展,以實干著稱的泉州,將其落實到項目建設、招商引資、民生事業的方方面面,大力提升“量質效”。
招商引資高開高走,新舊動能加快轉換——
正月初六,泉州市民營經濟發展大會上,40個民企重大項目集中簽約,總投資1782億元。時隔半月,泉州在全省首開先河,與海內外38家500強企業簽約超2200億元的重點項目。緊接著“走出去”,泉州市、縣、鄉三級的招商足跡,遍布全國、走向世界。
一場場招商引資活動緊鑼密鼓,一個個大項目、好項目紛紛簽約落地泉州:中國500強企業百度面向紡織鞋服等主導產業,攜手泉州建設“福建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產業園”;恒安集團在泉州啟動建設全國標準最高、體量最大的現代化衛生用品產業園;百宏集團在泉州上馬化學新材料項目,將廣泛生產應用于鋰電池電解液溶劑、光伏膜等產業的新產品……以前兩個月為例,泉州累計招引簽約項目近400個、總投資額超5700億元。
項目建設你追我趕,持續發力、滾動接續——
春節剛過,泉州舉行一季度重大項目集中開竣工活動,369個重大項目集中開竣工,全面拉開了新一年項目奮戰的序幕。
3月,總投資20億元的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福建醫院(福建和敏醫院)正式開工建設;省道S217泉州白瀨水利樞紐工程庫區路段遷移復建工程項目正式開工;位于晉江的安東綠色高端面料整理微工業園項目17萬平方米主體結構全線封頂,歷時僅8個月,有望于今年9月竣工投用。
按下“快進鍵”,跑出“加速度”。今年以來,泉州深入開展“項目奮戰年”活動,有序推進項目策劃、前期攻堅、集中開竣工等系列行動,有力推動一批重大項目建設不斷取得新突破,投資增長的內生動力在不斷激發。在今年前兩月,全市215個省重點項目、884個市重點項目,完成投資額均超序時進度。按照全年藍圖,“項目奮戰年”將實現四大目標——市級重點項目新開工200個以上、新建成150個以上,完成年度投資2168億元、增長17.5%以上;解決100個以上重點項目用地報批、100個以上重點項目征遷、50個以上電網工程征遷難題;新策劃生產項目1500個、增長50%以上,確保實現策劃項目投資8500億元、達去年固定資產投資3倍以上;力爭簽約落地20億元以上項目100個,全年實現新簽招商項目投資總額1萬億元以上。
不僅是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量質效”提升效應還體現在文旅深度融合發展中。
今年春節假期,全市共接待旅游人數275.94萬人次,同比增長53.8%;實現旅游收入20.43億元,同比增長135.1%。在這背后,是泉州搶抓文旅市場復蘇的“春節黃金期”,策劃推出240多項文旅活動,滿足市民游客多樣化消費需求拿出的滿滿誠意。延續春節好勢頭,新策劃新活動層出不窮、引流不斷——
在古城,五只“福兔”成“頂流”,憨態可掬萌出圈;近期舉辦的首屆海絲泉州數字文博會,則將以數字賦能引領世遺泉州文旅、文創價值轉化。
在蟳埔,由于趙麗穎、毛曉彤等明星效應帶動,蟳埔女簪花圍火了,游客們絡繹不絕,爭相做一回“海的女兒”;“媽祖天香”巡境民俗活動,上演萬人空巷,匯成“移動的花海”。
在梧林,燒塔仔、舞龍舞獅、百米龍燈等閩南民俗活動賺足人氣。深度聯結中國與新加坡文化,上月,梧林還舉辦第二屆新加坡娘惹文化季活動。
而今,泉州被網絡博主們稱作“今年最驚喜的城市”,一次次地成為現象級的到達地,一次次地引起巨量關注度,泉州文旅產業已然從爆紅走向了長紅。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