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今天與泉州簽訂戰略合作協議的38家500強企業,他們中有的是老朋友,深耕泉州10多年,從零開始成長為千億企業。懷著對泉州高質量發展的滿滿信心,再次坐上簽約臺,開啟增資擴容新篇章。他們中有的是新朋友,以戰略眼光不約而同布局泉州,迅速推進項目落地、藍圖變成現實。
結識新朋友,不忘老朋友。以誠相見、心靈相通,500強企業為泉州代言,訴說“我們與泉州的故事”。
38家500強企業戰略布局泉州,為我市全方位推進高質量發展樹下里程碑,鐫刻新高度。(陳起拓 攝)
在泉多領域持續發力
螞蟻集團“以數助實”融入“海絲名城”建設
網商銀行為泉州品牌盼盼的經銷商提供貸款(資料圖片)
中國民營經濟大市、全國萬億GDP城市、“晉江經驗”誕生地、世遺之城……這些光環和名片勾勒出一個多樣化與獨特性并存的泉州。
2022年以來,中國民企500強企業螞蟻集團在泉州這片民營經濟發展的樂土上加快布局,發揮移動互聯、大數據、區塊鏈、人工智能、金融科技等專業優勢,從產業鏈金融、縣域普惠金融、數字城市建設切入,快速融入泉州21世紀“海絲名城”建設。
助微計劃
“扶小微,潤三農”,數字普惠金融服務擴容提質
在泉州,以食品、服裝、鞋業等產業為代表的民營企業起步早、品牌多,獨具發展優勢。品牌供應鏈上下游的小微企業,則是泉州產業鏈的“毛細血管”。小微企業健康發展,能為穩住經濟大盤積蓄基本力量。
“泉州的產業帶活躍,供應鏈完整、優質,如何為供應鏈上下游小微企業提供便捷、靈活、高效的金融服務,是泉州黨委政府關注的問題,也是我們考慮的業務方向。”螞蟻集團戰略發展部(福建)總經理林志聰表示。
目標契合,合作水到渠成。2022年6月,泉州市商務局與螞蟻集團發起成立的網商銀行共同簽署合作備忘錄,結合泉州市小微生產經營需求和數字普惠金融創新實踐現狀,共同開展落實“泉州優品數字化工程”金融助微計劃。次月,泉州市商務局、市工商聯、食品行業協會聯合網商銀行共同啟動“泉州數字供應鏈金融助微計劃”,一年內為10家食品龍頭品牌引入網商銀行數字化的供應鏈金融“大雁系統”,共同服務品牌供應鏈下游的小微企業和個體經營者,緩解其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
以蠟筆小新食品為例,“大雁系統”的引入,解決了上下游企業在供貨回款、采購訂貨、鋪貨收款、加盟、發薪等生產經營全鏈路的信貸需求及綜合資金管理需求,解決了全國1000多個經銷商伙伴的資金難題。
截至去年12月底,“大雁系統”已被恒安、盼盼、七匹狼、九牧廚衛等18家核心企業采用,為品牌在全國各地的經銷商客戶累計提供超過10億元經營貸款,支持企業在疫情期間擴大產品銷路和銷售規模,保持供應鏈的穩定性和韌性。
林志聰表示,去年,供應鏈金融業務在食品產業帶成功試水,今年金融助微計劃將重點發力鞋服產業帶,助力泉州紡織鞋服產業高質量發展。
此外,為推進縣域小微經營主體和農業發展,帶動農業和農村數字化,泉州鼓勵和支持網商銀行開展縣域及農村金融服務,推動數字普惠金融向廣大鄉村延伸,助力鄉村振興。目前,網商銀行縣域普惠金融項目已覆蓋泉港、南安、安溪、永春、德化五個縣(市、區),為當地小微和三農提供更廣泛、更精準的數字信貸服務。
“多項業務在泉州的順利落地,既得益于這座城市的業態特點,也得益于各指導單位的開放務實。”林志聰告訴記者,“特別是數字供應鏈金融項目在泉州快速落地,離不開泉州市商務局對民營企業痛點和需求的精準把脈以及事無巨細的周到服務。”
數字城市建設加快
“世遺泉州全域旅游卡”將亮相支付寶App
泉州“重商興企”的營商環境給螞蟻集團相關業務負責人留下深刻印象。而各相關部門領導、業務對接人對數字化的開放程度,對惠民生、助實體的重視態度,更讓他們對未來泉州板塊發展充滿信心。
去年,泉州文旅集團和支付寶在文化旅游產業領域加強合作:依托“泉州市智慧旅游云平臺”支付寶小程序,打造泉州景博線上預約及景區服務入口,為市民游客出游提供便利;啟動中國閩臺緣博物館閘機數字化升級項目,提升硬件水平,升級游客出入園便捷體驗;聯合開發“世遺泉州全域旅游卡”,將于本月正式亮相支付寶App,今年還將圍繞“世遺泉州”開展專題活動,通過直播、數字紀念票等多種方式展現世遺風采。
支付寶文旅行業福建負責人鄭惠紅回憶,去年剛開始推進世遺泉州全域旅游卡項目時,出現多平臺開發導致的“開發資源跟不上,開發費用增加”等問題。經過向泉州文旅集團主要領導匯報數字文旅方向后,文旅集團迅速成立專班對接,指派專人跟進,通過多次面對面會議,解決了開發費用和技術支持的問題。“這個小插曲,讓我真切感受到泉州業務主管部門對數字化的重視,以及助力企業發展,及時解決問題的效率。”
林志聰表示,下階段,螞蟻集團將發揮平臺企業技術、資源優勢,加強與泉州在數字支付、數字互聯、數字金融、數字科技等方向的深度合作,服務泉州實體經濟,助力泉州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
圍繞人工智能領域進行業務開發和產業合作
科大訊飛為泉州建設
智慧城市貢獻AI力量
奔向星辰大海,亦輕撫煙火人間,“人工智能+”正深入尋常百姓生活。
作為“中國人工智能國家隊”的一員,中國民企500強企業科大訊飛股份有限公司攜手泉州,圍繞人工智能領域進行業務開發和產業合作,為泉州加速建設智慧城市貢獻AI力量。
與志同者伴,為者常成;與道合者謀,行者必至。“泉州‘愛拼才會贏’的精神,和我們的企業文化不謀而合。”科大訊飛副總裁周佳峰表示,只要政企同向發力,相信科大訊飛落地泉州的項目定能邁上新臺階。
選擇泉州
“與企業發展戰略是完全匹配的”
“從公司發展戰略上看,教育、醫療、城市治理應用是我們的發展重點。而泉州去年出臺《泉州市‘十四五’數字泉州專項規劃》,其對數字泉州的發展規劃也是和訊飛的區域布局高度吻合。”周佳峰說,科大訊飛在福建布局由來已久,自2015年起就開展建設,用人工智能賦能福建智慧教育、智慧醫療、智慧城市等民生剛需領域,推動福建人工智能高質量發展,助力福建實現數字經濟騰飛。近年來,民營經濟大市泉州的教育事業取得驕人的成績,選擇泉州,與科大訊飛的發展戰略是完全匹配的。
據介紹,2015年開始,科大訊飛與泉州市教育局合作,免費支撐泉州市聯考服務,迄今泉州仍為科大訊飛全國市級聯考體量最大的地級市之一。2017年開始,科大訊飛開始為泉州市中招考試閱卷及招生服務提供技術支撐,并依托智慧課堂為泉州十余所學校教改提供課改的技術和信息化支撐。2021年,以泉州一中等三所學校為試點開展英語口語教學與機考應用。“這些都說明我們在泉州已經具備良好的發展基礎。”周佳峰說。
除了良好的發展基礎,周佳峰還提到,泉州的營商環境也是吸引科大訊飛戰略布局新項目的重要原因。“泉州招商團隊在了解我們的發展規劃后,多次帶我們去各縣(市、區)進行走訪,介紹各地經濟和市場發展的特點,幫助我們了解泉州的同時,也為我們的發展提供了諸多建議。”周佳峰說,這種服務不是簡單的“保姆式”服務,而是“顧問式”的專業服務。
“如果沒有全局發展觀,沒有對來泉企業深入了解,是給不出這么具體的建議的。”周佳峰說,泉州市招商團隊這種彌足珍貴的主人翁精神,特別打動有意來泉發展的企業。
布局泉州
“打造Al產業的形象展示窗口”
多年來,科大訊飛以創新的技術產品應用服務于群眾生活,一步一個腳印地從參與者、貢獻者成長為推動者、引領者,讓世界感受到更多來自中國人工智能領域的智慧與創新。那么,此次在泉戰略布局,科大訊飛會落地哪些項目呢?
據周佳峰介紹,科大訊飛將在泉州成立智慧體育智能硬件中心,聚焦體育信息化、運動智能化領域,面向全民健身、中小學國家體測、體育中考、學校體育教學等主要場景進行智能硬件產品集成、銷售,構建運動自我訓練的智能評測體系、全民運動與競技體育信息化服務體系;聯合泉州市高職院校開展產學研深度合作,共同成立人工智能學院,定向、定量培養泉州市人工智能產業所需專業和技能人才;在泉舉辦人工智能行業峰會及產業文化活動,助力泉州營造濃厚的人工智能產業及數字經濟氛圍;建設人工智能技術及應用展示中心,打造泉州Al產業的形象展示窗口及區域展示人工智能行業蓬勃發展的研學基地;打造人工智能行業示范應用,積極推動“互聯網+教育”大平臺建設,助力泉州打造智慧教育強市,面向基層醫生開展輔助診斷、智能隨訪、慢病管理服務等智能化服務,助力健康泉州建設。
談及在泉州的投資前景,周佳峰充滿信心。他表示,科大訊飛還將發揮人工智能領軍企業優勢,加快推動產學研用一體化跨越式發展,助力泉州吸引更多創業者來泉創新創業,為泉州全方位推進高質量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首創集團在泉落地福建首個城市污水處理項目
“保姆式”暖心服務 促成五年三落子
繼2017年中標泉港區市政給排水七鎮連通工程PPP項目后,去年11月,北京首創環保集團中標南安市污水處理廠三期近期和南安市石井鎮生活污水處理廠一期PC+O項目,這是企業在福建的首個城市污水處理項目;同年12月,企業再次中標南安市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運維管理服務項目。
PC+O即采購、施工加運營模式。首創在南安的PC+O項目,包括兩個子項目,涉及南安市污水處理廠三期近期工程和石井鎮生活污水處理廠一期工程的采購、施工和運營,項目總投資額約為3.5億元,建成后總處理規模為5萬噸/日。目前,項目正處于全面施工階段。而總投資額4800萬元的南安市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運維管理服務項目,將對南安市農村的污水處理終端、污水管網、泵站等設備設施進行3年委托運營,項目處于設施設備接收階段。
以南安市污水處理廠三期近期和南安市石井鎮生活污水處理廠一期PC+O項目為例,北京首創環境科技有限公司蘇浙閩市場總監焦奕霖說,這是南安市城鄉污水處理提質增效的重要基礎設施,對人居環境改善意義重大。“考慮到南安土地資源緊張、人口密度大等特點,我們對其中一座污水處理廠采取地埋式設計,既節約用地,又能有效降低異味、噪音對周邊群眾的影響,讓污水處理廠成為運行更高效、環境更友好的新型綠色基礎設施。”
五年內三次落子泉州,焦奕霖告訴記者,從項目落地到開工建設的各個重要節點,企業感受到政府部門的“保姆式”暖心服務:在手續辦理階段,相關部門靠前服務,壓縮審批時間,及時告知項目存在的審批障礙,指導建設單位和設計單位優化調整方案,共同推動項目在較短時間內符合環評審批各項要求。“比如,在項目前期,生態環境部門為建設單位提供環評咨詢服務,指導及早啟動、加快編制環境影響評價報告,幫助我們跟蹤環評報告編制進度,同時,詳細解答涉及項目的相關政策、環保措施等領域政策法規支持,保障環評報告能夠迅速、高質量完成,也確保項目在投建前完成網上備案。”
讓綠色成為高質量發展的鮮明底色,正逐漸成為社會共識。展望未來,企業將進一步發揮技術、人才、管理等方面優勢,希望與泉州在生態修復、水務、固體廢棄物處理等環保業務領域繼續合作,攜手打造示范項目,同時在生態環保、城市發展、金融服務等領域拓深層次合作、實現互利共贏。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