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泉州市委、市政府“強產業、興城市”雙輪驅動部署,鯉城奮力推進“戰江南”,用園區賦能、教育過江、招商引資等“活水”,精準澆灌江南新區發展熱土。歲末年初,鯉城持續搶時間、抓項目、奔目標,建設進度不斷“刷新”,“戰江南”步伐日趨加緊,江南新區城市現代化進程穩步推進。
園區賦能強產業
產業是經濟發展的關鍵所在,也是一個城市綜合競爭力的重要體現。在產業發展的賽道上,鯉城以園區作為“主戰場”, 著力在機制、政策、服務、環境等方面持續發力,以強磁場聚攏資源,為“戰江南”聚力賦能。
當前,鯉城全力推進工業園區標準化建設,全力創建工業(產業)園區標準化建設示范區。在示范區施工現場,各項目正抓緊施工,塔吊林立,機器轟鳴,運輸車、挖掘機等設備開足馬力,工人們忙碌不停,冬日里的建設現場更顯火熱。據了解,該示范區工業用地規模超310畝,總投資約25.66億元,片區內布局科創中心、火炬紫華園等8個項目。截至目前,科創中心、恒勁科博、鑫祥科技等多個項目部分主體建設陸續封頂,片區建設規模初現。
新一年,鯉城將在接續推進示范區建設的基礎上,規劃建設與示范區連片集聚的拓展區,新增工礦汽配城及周邊片區改造項目、新塘工業區及周邊片區改造項目、奇信奇星機械廠及周邊片區改造項目、華塑廠及周邊片區改造項目等4個連片改造項目,著力打造4300畝規模的中央創新區頭部創新產業集聚區,不斷擴容產業新空間,助推經濟高質量發展。
教育過江促均衡
教育是民生之基,教育配套之于區域發展而言,是重要的驅動因素。近年來,鯉城區大力實施優質教育資源“過江”戰略,推動老城區優質教育資源向江南新區拓展覆蓋,進一步提升區域虹吸效應。
黃白灰相間的外墻、弧形屋脊、磚紅色屋頂……走進泉州市第二中心小學常泰校區項目建設現場,實驗樓、文體樓、宿舍樓等一棟棟建筑已初見雛形,建筑設計充分融合“閩南風”,兼具現代感,令人眼前一亮。施工人員正在搶抓年末施工時機,全力沖刺,除辦公綜合樓外,其余樓棟力爭春節前全部落架。作為市、區兩級重點建設項目之一,泉州第二中心小學常泰校區項目是鯉城區推動老城新區教育優質均衡的重要載體,建成后可容納1620名學生就讀。據泉州市第二中心小學校長李菁介紹,項目建成后,將正式開啟泉州市第二中心小學“一校兩區”模式,屆時,兩所學校將按照“五統一”模式實施管理,即統一管理團隊、統一師資調配、統一課程設置、統一教學方案、統一考核方式,著力提升常泰校區辦學質量與水平,讓新區群眾共享家門口的優質教育。
泉州第二中心小學常泰校區項目是鯉城加速“戰江南”的生動縮影,也是深入實施“教育過江”工程的標志性成果。接下來,鯉城將繼續發揮老校名校示范帶動效應,加快福師大泉州附中擴建、西隅中心小學坂頭校區、通政中心小學田中校區等5個教育項目建設,籌劃推進金泰學園、泉州六中江南校區等項目,在江南新區培育打造一批名校、優質校,傾力打造優質教育新高地。
招商引資激活力
一流的投產環境,成為招商引資的“新磁石”。鯉城“筑巢”“引鳳”協同發力,全力推進招商引資工作,改革優化招商機制,2022年全區招商簽約項目超180個,總投資超1000億元。
新年伊始,鯉城舉行“戰江南”招商簽約大會,共34個項目簽約,總投資525.2億元,其中,20個項目現場簽約,總投資422.6億元,涉及新基建、數字經濟、大文創、現代服務、大健康等產業領域。現場還正式成立泉州鯉城區招商發展局,意味著鯉城“一辦一局一中心一集團”招商工作模式正式形成。其中一辦,即招商辦,主要統籌區招商領導小組日常事務;一局,即鯉城區招商發展局,作為以促進鯉城招商工作為使命的社會團體,實行政府主導、企業家唱戲;一中心,即招商服務中心,與招商辦合署辦公,負責招商領導小組的日常工作;一集團,即鯉城招商集團,為區屬國有企業,主要負責招商載體建設管理運營,并進行市場化招商。
下一步,鯉城將按照“戰江南”部署要求,立足產業基礎,依托比較優勢,圍繞“產業+空間+賦能”精準招商,定位發展“數字+新智造”“數字+新商貿”“數字+大文創”“數字+大健康”產業,扎實推動一批大項目、好項目在鯉城落地生根,為江南新區增創競爭新優勢,增強產業新動能,打造中央創新區寫下生動注腳、注入源泉活水。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