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江市人民政府辦公室近日印發通知,公布《晉江市縣城新型城鎮化建設示范區補短板強弱項工作實施方案(2020-2025年)》(以下簡稱《實施方案》),并要求相關部門(牽頭單位和責任單位)認真組織實施。
制定該《實施方案》,旨在加快補齊晉江市縣城城鎮化短板,進一步提升縣城公共衛生、人居環境、公共服務、市政設施、產業配套功能。
《實施方案》明確了總體目標: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堅持“以人為本”的城鎮化發展理念,圍繞“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的目標,通過完成提升公共設施服務水平、推動環境衛生設施提檔升級、加強市政公用設施精細管理、推進產業培育設施提質擴量等任務,全面推動公共服務、人居環境衛生、市政設施、產業配套等4大方面17個領域的補短板項目建設,從而滿足農業轉移人口對縣城就業、教育、醫療、住房、安全、環境和社會保障等民生體系方面的需求,打造“本地人留戀、外地人向往、可托付終身”的品質之城。
至2022年,提升公共設施服務水平,完善一批市級公共衛生醫療中心防控基礎設施,打造一批村(社區)標準化醫療衛生機構。推動環境衛生設施提檔升級,生活垃圾處理系統進一步完善,城市建成區生活污水處理率達到95.5%。加強市政公用設施精細管理,穩步推進“三環七射”快速路網,完善“十橫十縱”主次干道網絡,進一步提升快遞末端服務、智能化水平。推進產業培育設施提質擴量,完善產業平臺配套設施,提升農貿市場水平,完善零售型農貿市場和社區菜市場環保設施,解決衛生“臟亂差”短板。
至2025年,補齊縣城公共服務、人居環境衛生、市政設施、產業配套等17個領域的短板,預計投入建設百個縣城新型城鎮化補短板項目,總投資額超300億元。打造40個以上縣城新型城鎮化示范性建設項目,帶動晉江縣城新型城鎮化建設示范區發展。
《實施方案》對產業發展、人口流動、
財政收支等方面進行了分析和展望——
_
(一)產業發展方面。
2019年全市規上工業產值近5500億元,已形成7個超百億產業集群,其中制鞋、紡織服裝產業產值均超千億。集成電路、石墨烯、光伏電子等高新技術產業取得重大突破,集成電路全產業鏈初具規模。“十四五”期間,將遵循“先進制造業立市、高新產業強市、現代服務業興市”總體思路,結合產業發展實際、變革趨勢,通過構建現代供應鏈、產業載體群、多式聯運點,實現全域產業體系的再塑整合和創新基因的嫁接,構造植根型產業集群。新興產業要把握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融合發展的契機,大力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智能裝備等新興產業,五大傳統優勢產業總產值爭取達到7000億元。
_
(二)人口流動方面。
2019年流動人口1104125人,流動人口落戶14680人。近幾年流動人口在我市人數都在100萬到115萬左右,隨著我市城鎮化建設的發展,流動人口落戶不斷增多,每年都在一萬人以上,按照人口發展趨勢,到2025年,我市戶籍人口約將達到127萬左右,流動人口維持在100萬到115萬之間。
_
(三)財政收支方面。
2019年晉江市一般公共預算總收入達221.6億元,位居全國百強縣前十,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位居全國百強縣第四位。與全國其它百強縣市相比,晉江的陸域面積較小、常住人口最多,呈現出典型的“人多地少”的特征,也給城市運行帶來了考驗。“十四五”期間,政府財政將積極應對新形勢新情況,繼續完善財政統籌分配機制,探索調整各層級、各部門對公共服務資源財政投入分擔比例,科學合理劃分市與鎮(街道)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加快建立權責清晰、財力協調、標準合理、保障有力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和保障機制。
《實施方案》明確了
四個方面的建設任務——
(一)提升公共設施服務水平
1.加快醫療衛生事業發展,健全醫療衛生設施。
統籌優化醫療衛生人才隊伍和醫療衛生服務設施建設,開展醫療資源整合優化行動,推進區域醫療資源共享,推動醫共體建設。推進市疾控中心標準化建設,通過晉江市“120”急救指揮中心能力提升項目、晉江市醫院晉南分院二期及精神衛生中心項目-綜合樓、創傷骨科區域醫療中心等項目建設,補齊醫療基礎設施短板,提升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能力。至2022年,完善一批市級公共衛生醫療中心防控基礎設施,升級一批專業公共衛生機構規格級別和設備設施,打造一批村(社區)標準化醫療衛生機構;至2025年,建成11個醫療衛生設施項目,總投資額達14億元。
牽頭單位:市衛健局;責任單位:市發改局、財政局,各鎮(街道)、經濟開發區管委會
2.推動教育均衡發展,完善教育設施。
推動縣城教育高質量發展,引進高端教育、普惠發展學前教育、均衡發展義務教育、優質發展高中教育、特色發展職業教育、全面實施素質教育。至2022年,通過晉江市青陽街道中和中心小學新校區教學樓及配套設施等項目建設,補齊我市教育事業發展短板,從而更大程度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的教育需求。至2025年,建成48個教育設施項目,總投資額達55.33億元。
牽頭單位:市教育局;責任單位:各鎮(街道)、經濟開發區管委會
3.健全社會福利體系,改善養老托育社會福利設施。
完善養老服務設施,提高養老服務質量,提升護理型床位比例,建設“三位一體”的養老服務體系,推進建設嵌入式小型養老機構工作試點。至2022年,補齊養老服務短板,力爭每千名老年人床位數達到39張;至2025年,力爭每千名老年人床位數達到40張。推行長期護理保險試點工作,打造長期護理保險“醫養康融合”晉江模式。開展嬰幼兒照護服務機構省級試點,加快推進公共場所無障礙設施和母嬰設施的建設和改造。持續規范社會福利院、育嬰院、救助站,殘疾人康復設施。至2022年,完善提升殯葬設施,實現全市殯葬服務優質化,滿足不同層次的殯葬服務需求;至2025年,基本建成市殯儀館遷建項目,總投資額達3億元。
牽頭單位:市民政局、衛健局;責任單位:泉州市醫保局晉江分局,各有關鎮(街道)
4.促進文旅體育市場消費,發展文旅體育設施。
推動五店市、梧林傳統古村落等老建筑項目活化,發展新型文旅商務消費聚集區。建設一批標志性的公共文化設施,重點加快晉江非遺展示館、晉江文化中心美術展廳、晉江市藝術館、草庵文旅街區、五店市晉文坊等重大文旅設施建設,推動建成市文化館、圖書館總分館服務體系,補齊公共文化設施短板。完善旅游廁所、旅游道路、服務中心等配套設施,建設城市公園。推動全民健身活動多樣化,持續提升晉江市體育中心、全民健身中心等市級公共體育設施服務水平,推動世中運30個配套場館賽后向社會公眾開放。加快“15分鐘健身圈”建設,在居住小區等地建設籃球場、健身路徑等體育場地設施。至2022年,推動市、鎮(街道)、村(社區)文化設施共建共享,鼓勵引導社會力量參與公共文化設施建設和管理;至2025年,建成多個文旅體育設施項目,總投資額達17億元。
牽頭單位:市文旅局、體育局;責任單位:市商務局、林業園林局、水務集團、文旅集團、科創新區指揮部,各鎮(街道)、經濟開發區管委會
5.改善社區人居環境,建設社區綜合服務設施。
按每百戶居民擁有綜合服務設施面積不低于30平方米的標準,因地制宜布局社區綜合服務設施,逐步實現城鎮居民全覆蓋。建設新塘街道黨群活動服務中心等社區綜合服務配套設施項目,推動家政、衛生、就業、社保、文體等便民服務進社區,補齊社區公共設施、綜合服務短板,提高社區綜合服務設施利用率,打造綜合性多功能的生活服務站。2022年,出臺關于社區公共服務配套設施驗收、移交、管理辦法,確保社區公共服務場所留得足、用得上;至2025年,新建2個社區綜合服務設施項目,總投資額超1億元。
牽頭單位:市民政局;責任單位:市人社局、商務局、文旅局、衛健局、泉州市醫保局晉江分局,各鎮(街道)、經濟開發區管委會
(二)推動環境衛生設施提檔升級
1.持續推進生活垃圾分類試點工作,
完善垃圾無害化資源化處理設施。
規范垃圾分類標準、內容、形式,鼓勵試點單位開展“廢品置換”活動,逐步建立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無害化資源化處理的生活垃圾處理系統。加快推進垃圾焚燒發電廠提標改建項目等垃圾處理基礎設施建設。加大對已建成的垃圾焚燒發電廠、飛灰填埋場、大件垃圾處理站的規范管理,著力推進餐廚垃圾處理場項目建設工作,提高垃圾處理能力。補齊餐廚垃圾處理、園林垃圾處理短板,完善我市垃圾分類處理終端,健全我市生活垃圾處理產業鏈。至2022年,生活垃圾處理系統進一步完善,生活垃圾收集轉運系統逐步完善;至2025年,建成餐廚垃圾處理場等項目,總投資額超10億元。
牽頭單位:市城管局;責任單位:各有關鎮(街道)
2.注重污水綜合治理,健全污水集中處理設施。
推進全市污水配套管網建設,加大生活污水收集管網配套建設和改造力度,加快推進污泥無害化處置和資源化利用。推動全市“斷頭管”項目建設,完成10個“斷頭管”項目,計劃完成投資1.6億元,達到污水管網系統有效運行,提高生活污水收集率目標,補齊污水管網系統規劃建設和管理的短板。推進污水處理廠建設,完成南港、晉南兩個污水處理廠二期擴建工程和泉榮遠東污水處理廠一級A提標改造工程等項目建設,實現我市沿海城鎮污水處理廠出水標準全部達到一級A及以上的總體目標,補齊全市城鎮污水處理廠處理能力不足短板。至2022年,城市建成區生活污水處理率達到95.5%,生活污水收集效能顯著提升;至2025年,建成4個污水集中處理設施,項目總投資額達7億元。
牽頭單位:市水利局;責任單位:市水務集團,各有關鎮(街道)
3.提升縣城公共環境,改善縣城公共廁所。
充足公廁數量,分批新(改)一批公廁,逐步消滅旱廁。提高公廁標準,有條件的公廁合理增加無障礙廁位和第三衛生間,方便殘疾人和兒童等使用。完善標志標識,規范所有公廁的標志標識,增設引導牌。加強公廁保潔,落實“一長兩員”制度,明確管理職責,將所有公廁納入城鄉環衛保潔。以“數量充足、分布合理、管理有效、服務精細、潔凈衛生,對標國際”為總體目標,至2022年,提升公廁環境,補齊影響群眾生活品質的短板;至2025年,改善縣城公共廁所,中心市區實現步行10-15分鐘有一座公廁;農村公廁使每個行政村至少有1座水沖廁,消滅旱廁,帶動環境衛生的整治,促進文明村鎮建設。
牽頭單位:市城管局;責任單位:各鎮(街道)、經濟開發區管委會
(三)加強市政公用設施精細管理
01
構建綜合交通樞紐體系,優化市政交通設施。
健全快捷基礎交通設施體系,穩步推進“三環七射”快速路網,完善“十橫十縱”主次干道網絡,打通東部快速通道,基本建成“152030”市域快速交通圈。推動客運站改擴建項目、建設泉州市二重環灣快速路(晉江段)新建工程一期工程、東部快速通道一期工程等項目,補齊市政交通設施短板。探索建設晉江中心城區、泉州環灣快速路網,努力實現全市國家鐵路、城際軌道“兩網統籌”。建成高鐵新區快速交通圈,在中心城區積極建設“窄路密網”和慢行系統,加快發展智能公交系統和中運量公交網絡,提高市民公交出行率,減少市區擁堵現象。建設崇德路交警大隊等3個立體機械化化立體停車庫,緩解人流密集區“停車難”問題。至2022年,中心城區推進窄路密網建設,加大路網密度,基本形成銜接快暢、快速便捷、安全可靠,與城市發展功能相匹配的交通網絡體系;至2025年,建成13個市政交通設施項目,總投資額達116億元。
牽頭單位:市交通運輸局;責任單位:市交警大隊、公交公司,各有關鎮(街道)
02
提升市政服務水平,完善市政管網設施。
擴大供水管網覆蓋范圍,繼續加大推進二次供水工作改造力度。推進《晉江市城鄉供水一體化規劃》編制工作,推動新塘街道塘市、梧林、后庫,羅山街道梧桐社區等一批老舊破損供水管網改造工作,加快水務集團涉水資源聯合重組進度,最終實現全市同水同價同質同服務的目標。加快建設液化天然氣、液化石油氣局域供氣網路。打造晉江天然氣整體利用工程,優化天然氣輸配系統,打造蛛網式中壓管網系統等手段,改善晉江市能源消費結構、提高天然氣在城市能源消費結構中的比例、改善大氣環境的能源優質化工程,大力提升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推動晉江深滬東海垵福能晉南熱電廠加快印染企業定型機改造,實施中壓蒸汽替代導熱油爐。推進燃氣鍋爐集中改造,推進安東園熱電廠建設3號機組,擴大供熱范圍,保障食品園及周邊長輸熱網熱用戶用熱需求及管網運營安全。至2022年,建成安東園熱電廠等項目;至2025年,建成8個市政管網設施項目,總投資額約2億元。
牽頭單位:市水利局、城管局、工信局;責任單位:市水務集團,各鎮(街道)、經濟開發區管委會
03
打通安全快遞最后一公里,發展配送投遞物流。
鼓勵發展快遞末端“快快合作”聯收聯投等新模式,實現資源集約增效、末端服務能力提升。實施快遞末端“示范標桿”工程,開展服務標準化、場所整潔化、包材綠色化示范建設,查處快遞“著地、拋扔、擺地攤”等不文明現象,進一步提高末端服務質量。完善基礎設施,補齊民生短板,明確快遞公共基礎服務設施屬性,將公共快遞配送中心、智能快件(信報)箱納入住宅樓房和商務用地配套基礎設施,結合老舊小區改造、智慧社區建設等,進一步推廣智能投遞設備。至2022年,快遞末端服務規范化、智能化水平進一步提升;至2025年,至少建成2個共同配送項目、建設末端示范標桿網點40個、實現智能快件(信報)箱總量突破1500組,格口總數超15萬個。
牽頭單位:市郵政管理局;責任單位:市自然資源局、住建局,各有關鎮(街道)
04
全面建設智慧城市建設,推進智慧化改造。
推進公共基礎設施數字化建設改造,深化政務數據資源共享,優化產業發展數字環境,強化網絡安全能力保障。推動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建設,重點布局5G基站和建設雙千兆寬帶城市。推動城市智能終端網絡,整合市場監管、環境監控等事項,推行“政務服務一網通辦”。至2022年,建成晉江市智慧交通建設項目等,補齊智慧城市基礎設施短板;至2025年,推動基礎設施智能化、城市管理精細化、公共服務普惠化、文化生活數字化、產業結構高端化,將晉江打造成為具有全國影響力的智慧城鎮標桿,建成10個縣城智慧化改造項目,總投資額約6億元。
牽頭單位:市工信局;責任單位:各市有關單位
05
提升城市宜居形象,更新改造老舊小區。
推動完善老舊小區基礎設施,改善居住環境,重點解決老舊小區失養失修失管嚴重、市政配套設施不完善、社會服務設施不健全等急難問題。堅持問題導向,按照“先民生后提升、先地下后地上、先功能后景觀”的原則,著力補齊老舊小區設施設備破損或缺失的短板,做到“花小錢、辦大事、節約實用”。力爭至2022年,完成43個老舊小區改造項目;至2025年,完成我市2000年前建成的老舊小區改造工作。
牽頭單位:市住建局;責任單位:市自然資源局,各有關鎮(街道)
(四)推進產業培育設施提質擴量
1
夯實產業發展后勁,
完善產業平臺配套設施。
建設晉江市科創新區項目等產業平臺配套設施建設、依托福州大學建設“福州大學-晉江微電子研究院”,立足原創性與基礎性技術研究,面向產業與應用,開展新材料、新器件、新工藝和新產品研發。力爭建設成為國家級微電子和存儲器先導技術研發中心,擁有國際先進新型存儲器芯片的自主研發能力。至2022年,推動晉江“芯”小鎮、晉江人才夢想小鎮等部分要素配置平臺項目建成投產;至2025年,建成13個產業平臺配套設施項目,總投資額約131億元。
牽頭單位:市發改局、科技局、工信局;責任單位:各鎮(街道)、經濟開發區管委會
2
提升產品流通現代化水平,
健全冷鏈物流、農貿市場設施。
冷鏈物流設施提質增效,農貿市場改造升級,積極擴大有效投資,釋放消費潛力。打造生鮮冷鏈倉儲中心,配建理貨和分揀等冷鏈配送設施,保障農副產品全程冷鮮冷凍保存和運輸。探索推廣“生鮮電商+冷鏈宅配”“中央廚房+食材冷鏈配送”等新模式,補齊冷鏈設施短板。改造市場流通環境,提升農貿市場水平,擴大規模和服務半徑。完善零售型農貿市場和社區菜市場環保設施,解決衛生“臟亂差”短板。至2022年,建成晉江市新建畜禽定點加工廠等項目;至2025,補齊冷鏈物流、農貿市場設施短板,總投資額達7億元。
牽頭單位:市商務局;責任單位:泉州出口加工區管理局、產業集團,各有關鎮(街道)
同時,《實施方案》還就要素保障和組織實施提出了明確要求。
請點擊《晉江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晉江市縣城新型城鎮化建設示范區補短板強弱項工作實施方案(2020-2025年)的通知》查看具體詳情。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959379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