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郵政儲蓄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郵儲銀行,01658.HK)公布2018年度業績,這是郵儲銀行上市以來的第三份“成績單”,也是郵儲銀行晉級國有大行后披露的首份年報。
年報顯示,截至去年末,郵儲銀行總資產規模達9.52萬億元,營業收入達2612.45億元,增速達16.18%;凈利潤首次突破500億元,達到523.84億元,同比增長9.80%;凈利息收益率為2.67%,同比提升27個BP。
資產質量方面,公告顯示,截至報告期末,郵儲銀行的不良貸款余額為368.88億元,較上年末增加96.18億元;不良貸款率為0.86%,較2017年末上升0.11個百分點,同期監管部門披露的商業銀行不良率為1.89%。
監管指標方面,郵儲銀行撥備覆蓋率達346.80%,較上年末提升22.03個百分點,是行業平均水平近兩倍,而該行撥備前利潤同比增長39.91%。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由8.59%提升至9.74%,一級資本充足率由9.67%提升至10.85%,資本充足率由12.50%提升至13.73%。
而根據銀保監會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四季度末,商業銀行撥備覆蓋率為186.31%,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為11.03%,資本充足率為14.20%。對比來看,郵儲銀行盡管撥備覆蓋率明顯高于行業水平,但是資本充足率水平還有待進一步提升。
信貸投放上,截至2018年末,郵儲銀行貸款總額首次突破4萬億元,達4.28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7.82%。貸款占總資產比重達到44.94%,存貸比達到49.59%,較上年末提升4.57個百分點。其中,公司貸款投放1.55萬億元,占比36.30%;個人貸款2.32萬億元,占比54.24%;票據貼現0.40萬億元,占比9.46%。公司貸款增長11.53%,個人貸款增長19.18%。
“自營+代理”模式讓郵儲銀行區別于其他大行。坐擁近4萬個營業網點,5.78億個人客戶,為郵儲銀行在上市后的業績增長奠定基礎。因此,郵儲銀行個人業務,尤其是個人存款方面表現較為突出。
依托這一模式,截至2018年末,在該行8.63萬億元的存款余額中,個人存款達7.47萬億元,存款占總負債比重為95.43%,個人存款占總存款比重達86.56%,居行業首位。儲蓄存款市場占有率10.96%,居行業第四位。
今年2月,因其股權結構和整體規模,與幾家大型銀行更為相近,銀保監會將郵儲銀行的機構類型列為“國有大型商業銀行”。銀保監會數據顯示,截至去年四季度,國有大型商業銀行實現凈利潤9573億元,相當于平均日賺26.23億元;總資產規模為98.35萬億元。對比來看,盡管郵儲銀行的資產規模已經進入9萬億的陣營,但其盈利水平還有望進一步提升。
郵儲銀行于2015年登陸港交所上市,截至去年末,郵政集團控股68.92%,其他主要股東為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和上海國際港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上港集團,600018.SH)等。除了國資重倉持股,李嘉誠、李澤鉅父子的名字也出現在主要股東的名單中,父子二人通過李嘉誠基金會持有的股份占流通股份的11.42%,占總股份的2.8%。而郵儲銀行初上市時就得到了李嘉誠的青睞,李嘉誠就通過基金會入股了郵儲銀行。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