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今年是“十三五”的開局之年,也是我校的“教學質量年”。4月5日,我校隆重召開2016年教學工作會議暨“教學質量年”動員大會,研究部署全面提升教育教學質量的工作。會議在全校師生中引起了熱烈反響,各學院也紛紛召開座談會,討論貫徹落實教學工作會議的精神。華僑大學報開辟系列報道“教學質量年訪學院”,介紹各個學院貫徹會議精神,提升教學水平的理念、計劃和做法等。
今年暑期,美術學院領導班子進行了換屆更替。作為新上任的院長、副院長,宋武和金程斌正對美術學院的教學、科研工作等重新梳理,對如何響應學校的“教學質量年”活動,他們也都有許多新的想法。
教師提升:多措并舉強化業(yè)務能力和水平
“提升教育教學質量,首先就是要提高教師的素質和水平。”宋武透露,本學期,學院將開設教師范圍內的學術交流會——輪講。
所謂輪講,即學院所有的老師及領導圍坐在一起,相互交流并介紹經驗。該活動計劃每周開展一次,最初由獲省級社科基金項目的老師介紹如何制定計劃和申報,以及一些優(yōu)秀教師講授教學經驗,而后就是每位老師及學院領導輪流發(fā)言,介紹自己的教學工作及科研項目。“大家碰撞思想的火花,以提升學術氛圍、提高教師業(yè)務水平。”
除此之外,宋武還計劃帶領一批教師團隊,編著相應的專業(yè)教材,打造精品課程。他表示,美術學院目前所使用的教材,羅列作品的比較多,而有關設計的理念、畫家評論的教材相對較少。因此,老師們通過對教材的編著,對課程進行優(yōu)化,并融入到教學改革中,從而讓精品課程的打造更有依據(jù)。
而在教學方法上,金程斌介紹,“我們將更強調老師對每個學生的相對性的輔導。”他介紹,“對學生應該因材施教,藝術類的學生更是如此。這是學院現(xiàn)有的難點和特點,必須以更科學的方法加以尊重和引導,否則學生不會有藝術的個性化。”
學生培養(yǎng):傳統(tǒng)文化教育與實踐教育相結合
金程斌介紹,學院將加大對學生中國傳統(tǒng)藝術的培養(yǎng),加強對傳統(tǒng)文化的理解,對東西方文化藝術進行比較,使學生對設計有自己的理念和更深層的認識,“有中國人自身的形象在里面,而不單單是做個產品而已。”
除了必修課的教學,學院還計劃設置一些藝術修養(yǎng)類的選修課程,如文學、戲劇、音樂等其它相關專業(yè)領域的課程。“這些課程能加厚學生的文化積淀,讓他們的視野變得不再是單線,而是更開拓了,隨之而來產生創(chuàng)意性的思維。”金程斌如是說。
專業(yè)實踐方面,藝術學生脫離不開動手。因此,學院有計劃縮減理論性課程,相應加大實踐性課程的數(shù)量。宋武介紹,美術學院現(xiàn)有的校外實踐基地很多,像寫生基地、設計公司、培訓學校等,這些基地承載著產學研融合以及產品孵化的作用。在此基礎上,學院還將計劃成立一個工業(yè)設計協(xié)同中心,使之成為學生的創(chuàng)業(yè)實踐基地。在這個中心,教師、學生都能有工作室,大家上課之余在這里創(chuàng)作、交流,既是對自身的孵化,也是對社會的服務。
另外,經過幾年的教學,美術學院發(fā)現(xiàn)許多課程并不適合時代的發(fā)展和學生的需求,因此根據(jù)教改要求進行了一些改變。金程斌介紹道,“比如《當代藝術考察》,這門課程需要到文化比較前沿的地區(qū)去實踐考察,但受困于條件有限無法成行。因此,這學期這門課程改為下鄉(xiāng)寫生,讓師生們深入地區(qū),與地區(qū)文化、傳統(tǒng)文化相對接,以達到課程教學的最佳效果。”
國際化辦學:開拓師生國際化視野
“美術學院非常重視國際化辦學,并將持續(xù)加大力度推進。”宋武介紹,藝術類院校不能只局限于國內,而要把目光投向國外知名高校,因為藝術需要國際化視野。
目前,美術學院有與境外學生交換學習的項目,與臺灣東海大學創(chuàng)意學院正探討結成戰(zhàn)略合作伙伴,在澳門開設動漫班,并在今年新招油畫專業(yè)等,這些都是國際化辦學的具體形式。
而對于剛從日本留學歸來的宋武來說,他還有許多豐富的海外資源。他表示,將利用這些資源,繼續(xù)實施“請進來、走出去”戰(zhàn)略,如聘請東京藝術大學、武蔵野美術大學等知名藝術院校的教授來校講座,之后升格為學期制的客座教授,將來還將過渡到與這些大學的聯(lián)合辦學。“我們還將讓學院的教師有更多的機會到這些海外的知名藝術類院校進行學術交流。”
另外,金程斌介紹,學院將繼續(xù)舉辦大學生藝術節(jié),“這個活動已經產生一定的社會效應和品牌價值,要繼續(xù)做下去。”他透露,除此之外,學院正在構想舉辦一些類似全球華人華僑藝術展或藝術節(jié)之類的活動,專業(yè)涵蓋音樂舞蹈、美術設計等,并拉動全校師生共同參與,營造學院乃至學校的文化氛圍、藝術氣氛,提高華大在全球的知名度和聲譽,“這個活動是跨界的,既是通識教育,也是國際化辦學的體現(xiàn)。”
對于學院的未來發(fā)展,宋武、金程斌都有一個共同的目標——“配合學校,將教育教學質量進一步提升上來,把美術學院打造成國內一流水平的學院。”(原載于2016年9月6日第847期《華僑大學報》)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chuàng)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yè)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lián)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chuàng)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lián)系:0591-87523908 郵箱:qzce@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