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坊間流傳的銀行理財監管新規已如箭在弦上,一觸即發。昨日,記者從某銀行內部獲悉,《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監督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已下發至銀行,這意味著自2014年12月以來擱置的銀行理財業務監管新規征求意見有望于近日重啟。
據介紹,此次的《征求意見稿》相較于2014年12月下發的《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監督管理辦法(意見征求稿)》,呈現出較大的變化。銀監會目前就新的征求意見稿已召集部分銀行進行討論。
對業務實行分類管理,加強表外監管
銀行資管業內多名資深人士表示,近兩年來,資管行業發生了較大變化,金融混業趨勢下,資金通道叢生、邊界模糊,而監管層的共識逐漸明朗,去影子銀行、去通道,加強表外監管,是為愈發明確的大方向。
據了解,此次《征求意見稿》實行對銀行理財業務分類管理,根據理財產品投資范圍,將商業銀行理財業務分為基礎類理財業務和綜合類理財業務。這里所稱基礎類理財業務是指商業銀行發行的理財產品可以投資于銀行存款、大額存單、國債、地方政府債券、中央銀行票據、政府機構債券、金融債券、公司信用類債券、信貸資產支持證券、貨幣市場基金、債券型基金等資產。綜合類理財業務是指在基礎類業務范圍基礎上,商業銀行理財產品還可以投資于非標準化債權資產、權益類資產和銀監會認可的其他資產。
具備衍生產品交易資格的商業銀行可以發行掛鉤衍生工具的結構性理財產品,結構性理財產品的基礎資產應當與衍生產品交易部分相分離,投資范圍應當符合本行理財業務經營范圍;衍生產品交易部分應當符合銀監會關于衍生產品業務管理的相關規定。
禁止發行分級產品,對投向進行限制
《征求意見稿》要求商業銀行不得發行分級理財產品,這里的分級理財產品是指商業銀行按照本金和收益受償順序的不同,將理財產品劃分為不同等級的份額,不同等級份額的收益分配不按份額比例計算,而是由合同另行約定、按照優先與劣后份額安排進行收益分配的理財產品。
《征求意見稿》還對銀行理財業務進行了限制性投資的安排:
一、商業銀行理財產品不得直接或間接投資于本行信貸資產及其受(收)益權,不得直接或間接投資于本行發行的理財產品。銀行面向非機構客戶發行的理財產品不得直接或間接投資于不良資產及其受(收)益權,銀監會另有規定的除外。
二、商業銀行理財產品不得直接或間接投資于除貨幣市場基金和債券型基金之外的證券投資基金;不得直接或間接投資于境內上市公司公開或非公開發行或交易的股票及其受(收)益權;不得直接或間接投資于非上市企業股權及其受(收)益權,僅面向具有相關投資經驗,風險承受能力較強的私人銀行客戶、高資產凈值客戶和機構客戶發行的理財產品除外。這里所稱的私人銀行客戶是指金融凈資產達到600萬元人民幣及以上的商業銀行客戶;商業銀行在提供服務時,應當由客戶提供相關證明并簽字確認。
需提風險準備金,防范可能出現的損失
《征求意見稿》還規定,商業銀行應當建立理財產品風險準備金管理制度,規定風險準備金的提取、劃轉、使用和支付等政策和程序,經董事會或高級管理層批準后,將相關管理制度報告銀監會。
關于計提標準,商業銀行應當按照如下計提比例,按季從凈利潤中計提理財產品風險準備金:(一)除結構性理財產品外的預期收益率型產品,按其產品管理費收入的50%計提;(二)凈值型理財產品、結構性理財產品和其他理財產品,按其產品管理費收入的10%計提。風險準備金余額達到理財產品余額的1%時可以不再提取;風險準備金使用后低于理財產品余額1%的,商業銀行應當繼續提取,直至達到理財產品余額的1%。
理財產品風險準備金主要用于彌補因商業銀行違法違規、違反理財產品協議、操作錯誤或因技術故障等原因給理財產品財產或者理財產品客戶造成的損失,以及銀監會規定的其他用途。
另外,在新產品準入方面,《征求意見稿》要求,商業銀行應當建立理財產品的內部審批政策和程序,在發行新產品之前充分識別和評估各類風險,由負責風險管理、法律合規、財務會計管理等職能的相關部門進行審核,并獲得董事會或其授權的專門委員會、部門的批準。此外,《征求意見稿》要求,商業銀行每只理財產品的總資產不得超過該理財產品凈資產的140%。
化解潛在風險,或對股市產生負面影響
那么,即將出臺的銀行理財監管新規會帶來哪些影響?據匯豐銀行提供的數據,我國銀行理財產品近年來迅猛增長,增速甚至超過了M2。匯豐認為,這意味著,貨幣進入理財產品的速度快于貨幣創造的速度,這說明實體經濟的流動性正在被抽取,“我們認為,這將成為觸發系統性風險的關鍵因素之一。”
國泰君安提供的統計數據顯示,最新三個月,銀行理財收益率已經跌破4%。對此,匯豐則認為,隨著理財產品收益率的下滑,流入理財產品的資金量預計也將減少,這就有可能導致理財市場自身陷入危機,“理財產品變成壞賬的風險會增加。”
基于此,有分析認為,化解銀行理財業務潛在風險,真正落實風險承擔主體,直接服務實體經濟,推動理財業務回歸資產管理本質,可以說是該《征求意見稿》的核心思路。
另外,銀行理財產品不得投資上市公司股票,對股市資金也將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昨日,受此消息影響,A股銀行板塊出現下挫,帶動股指跳水,滬指盤中一度大跌逾3%。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