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月前,市區東街因占道經營、亂貼廣告等亂象被曝光。上周六,記者回訪發現
柱子脫下“廣告衣” 占道現象減少
今年3月份,泉州市城市管理委員會辦公室聯合東南早報“城市瞭望”開展的“最美店鋪”評選中,市區東街得票數較低,街區亂象叢生,令人擔憂。隨后,早報“城市瞭望”欄目不僅持續曝光了東街亂象,還在“城市會客廳”專欄,重點聚焦東街,推出《各方“把脈”良策 “破局”東街亂象》等重磅報道,加以督促。
時隔四個多月,上周六記者選擇上午10點和下午6點兩個時間段,再次實地走訪市區東街,與之前相比,整條街道面貌一新,有了很大改觀,之前商家促銷牌懸頭頂,柱子穿上“廣告衣”、騎樓下亂擺攤等現象基本不見了,就連第一醫院門口的攤販也自覺退到了馬路兩側。但個別經營戶法治、文明意識不強,將店內的雜物堆放在門前、電動車隨意擺放在騎樓下,這些問題依然存在。
★改善一: 柱子脫下“廣告衣” 清爽整潔眾人稱贊
走在東街,眾多的商家遍布在馬路兩側。此前,店鋪商業廣告牌甚至懸在行人過道的上方,讓很多市民捏了一把汗。當日,記者走在東街西段鐘樓處至東街東段近一千米路段上驚喜發現,此前“廣告柱穿新衣”的現象基本不見了。
“柱子上張貼的廣告減少了,這些廣告牌拆除和‘廣告衣’的脫除,使得人行道明亮整潔。”市民王女士告訴記者。不過在走訪中記者發現,還存在個別商家為吸引顧客眼球,在門面和柱子上貼上了標牌和廣告。在東街米蘭春天店門口,店鋪在該店面前的墻柱上大肆張貼宣傳廣告。
★ 改善二: 長效整治有所見效 車輛占道現象減少
東街的騎樓富有閩南僑鄉建筑風格與特色。明明施劃了停車位,偏偏有人故意停車在騎樓過道上,這讓過往的市民只能側身行走。
當天,記者經過東街277號-280號路段,電動車、摩托車隨意停放騎樓過道的現象得到了改善。沒有了車輛占道,騎樓過道顯得寬敞整潔,方便了市民的出行逛街。美中不足的是,記者發現在東街185號國大藥房門口、民心醫藥等店面門前都存在設有非機動車停車位不停,卻偏占用人行通道的亂象。
★改善三: 醫院門口占道改善 攤主自覺退到兩側
過去的幾個月里,早報“城市瞭望”也曾聚焦泉州市第一醫院門口占道經營現象。這里幾乎是“重災區”。之前在門口各種擺攤賣水果、生活用品等很多,人力車的滯留、停靠使得道路變得水泄不通。當記者再次來到這里回訪發現,這類現象減少了許多。
當日上午10點30分,記者在市第一醫院的門口見到了看守的保安,“現在城管8點半都會在醫院門口進行蹲點清理,8點半之前還會有零星的攤販在醫院門口,現在都會很自覺地退到了巷子兩側。和幾個月前相比的確改觀不少。”保安表示,對于門口停放的人力兩輪、三輪車,他說,醫院規定只要一靠近門口的兩側,他們就會上前制止,醫院正門口不許停車,盡量不要影響到進出車輛和人流的通行,醫院實行8小時輪班制度,基本上不會影響道路暢通。保安建議,要建立長效機制,只有長效促常態才能解決攤販占道等諸多問題。
部門聲音
半小時巡查機制 定點蹲守顯成效
昨日,記者就此事采訪了鯉城區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相關負責人。他表示為建立東街、中山北路二院周邊占道經營、亂擺攤設點長效管理機制,鯉城區執法局會同開元街道安排十名城管隊員,分成4個小組,重點安排在東街一院大門口、東菜市場周邊、鐘樓及二院周邊等流動攤販較多的區域,同時成立四人組成的機動組,進行全面巡查,每半小時巡查一次。鯉城區執法局與開元街道本著“有禮有節”的原則,動之以情、曉之以理,重點對“釘子戶”加強勸導,并通過合理疏導,引導其規范經營;針對一些攤販隨地亂擺攤,區執法局與開元街道聯合進行整治,取得攤主的配合,引導其規范經營。2015年9月1日以來,共糾正占道經營流動攤點及店外店1200余起,查處夜市大排檔140起,通過專項整治市容市貌明顯改善。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替換#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