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構認為,創新層流動性是否能達到市場預期還需要一定時間的“測試期”。
5月5日,《證券日報》記者從一位接近監管層的知情人士處獲悉,證監會已于5月4日通過新三板分層方案。
“預計新三板分層不會推遲。”上述接近監管層的人士稱。另一位知情人士也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新三板分層不會推遲”。實際上,按照去年11月份發布的《全國股轉系統掛牌公司分層方案(征求意見稿)》的工作安排,今年5月份實施分層。對此,證監會以及全國股轉系統也多次公開確認。
新三板市場內部分層是繼2014年8月25日實施做市商制度以后,又一里程碑式的制度創新。然而,近期,臨近新三板內部分層方案公布,市場交投相對平淡,與2014年做市商制度推出前交投活躍形成反差。
近日,新三板市場每日交易量維持在10億元以下,鮮有超過10億元的單日交易量。5月5日,三板做市指數收報1230.16點,下跌0.25%,連續第三個交易日下跌。
“改善流動性是一個系統性的長遠過程,需要逐步改變,不可能一步到位。”民生證券新三板研究團隊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目前,新三板投資人的最大群體——私募基金普遍處于倉位被強制“鎖定”的“被套”狀態,如果沒有新的資金進入,很難盤活流動性的尷尬局面。這與上一波做市商紅利發生時投資者輕裝上陣的情況大不相同。
根據Wind不完全統計,自2015年以來至4月19日,剔除券商后,共有5034家機構(私募產品)參與了2070家新三板企業的定增配售。然而,在2015年私募大舉進軍新三板后,這些投資于新三板概念的私募基金收益率狀況普遍不太樂觀。目前新三板市場上,有相當一部分私募基金處于虧損狀態,或者保持空倉運營。
民生證券新三板研究團隊認為,目前投資者在新三板市場上面臨的最大壓力還是在流動性束縛所帶來的被動“鎖倉”上。這對于追求資本流通過程中價值增值的投資人而言,影響巨大。新三板目前的流動性,已經令資本的“運動屬性”受到極大的束縛,不敢“輕舉妄動”成為當前機構投資者的真實寫照,這又進一步壓抑了潛在的市場流動性,形成惡性循環。
受流動性影響,2016年,新三板私募的火爆狀況明顯降溫,據不完全統計,新三板私募基金產品2016第一季度共成立384個,僅為去年第二季度的三分之一。
當前,市場上對新三板私募產品的到期情況眾說紛紜,一些謹慎的投資者擔憂下半年可能會迎來一波到期潮而對市場形成壓力。對此,民生證券新三板研究團隊相對樂觀,并指出新三板私募產品到期潮應該在2017年下半年來臨。
民生證券新三板研究團隊認為,5月份新三板分層正式啟動之后,將逐漸釋放對市場的正面影響,創新層的流動性是否能達到市場預期還需要一定時間的“測試期”,“測試期”很多投資者可能依舊持有觀望態度。新三板的投資熱潮預計在今年下半年緩慢到來。
按照2015年11月份證監會發布的《關于進一步推進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發展的若干意見》的部署,未來新三板將引導公募基金投資新三板。未來引入公募基金入場后來,有望全面改善新三板市場流動性。(記者 左永剛)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