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A股開年遇冷的行情下,基金一季度的操作整體偏謹慎,全部偏股基金平均股票倉位為61.87%,較去年末上升1.56個百分點,其中股基倉位平均不足九成。
受市場劇烈波動影響,基金在一季度也更愿意精選個股,青睞消費、銀行等抗風險較強的板塊特點,如白酒龍頭五糧液共吸引了95只基金持倉。
一季度股基倉位下降
今年1月份,上證指數出現暴跌,隨后逐步企穩,但在市場整體走勢不明朗的情況下,一季度末雖然股市處于低位,基金倉位普遍較為謹慎。
天相投顧數據顯示,納入統計的100家基金公司旗下1304只可比偏股基金(不含指數型基金)一季度末平均股票倉位為61.87%,較去年四季度末的60.31%上升1.56個百分點。其中,股票型開放式基金減倉0.52個百分點,混合型開放式基金則加倉1.78個百分點。可比的封閉式基金一季度平均倉位為58.12%,較去年底的63.48%下降5.36個百分點,是減倉最明顯的一類基金。
從公司角度來看,在100家公司的可比數據中,有37家公司股票倉位下降。其中,中原英石基金倉位降幅最大,整體倉位從去年四季末的33.43%降至今年一季度的3.2%。東海基金、紅土創新基金、東吳基金、中信建投基金的股票倉位降幅也排在前列。此外,易方達基金、寶盈基金、招商基金、嘉實基金、銀華基金、匯添富基金、華夏基金、富國基金等公司旗下基金的股票倉位均有不同幅度的下調。
也有基金公司在一季度大幅加倉,如國金基金旗下基金的股票倉位從去年年底的9.55%增至84.83%,成為加倉幅度最大的基金公司。前海開源基金、興業基金、長安基金、萬家基金、天治基金加倉幅度均位居前列。
從絕對倉位來看,基金公司的分化更加明顯。一季度末上銀基金以93.7%的倉位排名第一,財通基金、創金合信基金、富安達基金、浦銀安盛基金的整體倉位也均在90%以上,處于較高水平,而中原英石基金、西部利得基金、鑫元基金、德邦基金、紅塔紅土基金、中融基金等公司的整體倉位不足10%。
就單只產品而言,一季度倉位最高的基金為萬家新興藍籌,股票倉位約97.98%,近乎滿倉運作;緊隨其后的是浦銀安盛增長動力,倉位達94.96%。
青睞消費類個股
盡管整體倉位微調,但在一季度市場恐慌性下跌的趨勢下,基金精選個股的特征表現明顯。就重倉個股而言,消費板塊占據半壁江山,而受益改革和經濟復蘇的預期,部分周期性個股也出現在新晉重倉股名單中。
據天相投顧統計,一季度基金減持幅度最大的板塊為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截至一季度末,主動偏股基金配置該板塊的比重為6.96%,相比去年年底下降了1.31個百分點。減持幅度排在其次的是金融板塊,配置比重為3.18%,比去年底下降0.41個百分點。
一季度基金配置比重增幅最大的是制造業,配置比例從去年末的33.36%增至35.22%。排在其次的是采礦業和農、林、牧、漁業,配置比重分別上升0.68個和0.57個百分點。
不過,在市場整體趨勢不明朗的情況下,基金也更加注重精選個股。比如,行業配置比重減少幅度最大的信息傳輸、軟件和技術服務行業中,在前十大減持個股中占了六席,其中,遭減持市值最大的為石基信息,此外,美亞柏科、東軟集團等個股也遭到不少基金拋售, 但同屬該板塊的網宿科技位列95只基金的持倉表中。
此外,盡管金融板塊整體遭減持,但在前十只增持力度最大的個股中,農業銀行、浦發銀行位列其中,持有它們的基金分別為22只、21只。
一季度,受春節、通脹等多方面因素影響,消費板塊行情被基金看好。季報顯示,基金一季度市值增持幅度最大的10只個股中,有6只為消費股,分別為貴州茅臺、伊利股份、圣農發展、五糧液、牧原股份、宋城演藝。其中,貴州茅臺從去年底的26只基金持有,到今年一季度末的79只基金持有,出現翻倍增長。從個股漲幅來看,消費板塊在一季度的表現也較為突出。
經過一季度大幅調倉換股,一季度末基金核心重倉股出現很大變化。在偏股基金前十大重倉股中,藍籌股占半壁江山,一些高估值成長股則被減持。其中,五糧液和網宿科技同樣有95只基金持倉,貴州茅臺、圣農發展、宋城演藝三大消費類個股攜手進入前五,航天信息、格力電器、順網科技、恒瑞醫藥、大華股份分別位列第六到第十。
記者還注意到,或受益經濟轉型和穩增長的預期,石油化工等能源、原材料類周期性行業的15只個股出現在新增前50大重倉股的名單中。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