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管理層叫停融資類收益互換、IPO壓力增大等多重因素疊加,令A股遭遇重挫。27日滬指大跌逾5%后失守3500點,深成指和創業板指數雙雙錄得6%以上的跌幅。
當日滬指以3616.54點低開,早盤緩步走低,午后下行速度明顯加快。接連跌破兩大整數位后,尾盤滬指一度逼近3400點。探至3412.43點后滬指企穩,尾盤收報3436.30點,較前一交易日跌199.25點,跌幅達到5.48%。深成指大跌805.80點后,以11961.70點報收,跌幅高達6.31%。至此,滬指本周跌5.35%,深成指跌5.83%。
創業板指數表現弱于兩市大盤,收盤報2649.55點,跌幅高達6.48%。
伴隨股指重挫,滬深兩市個股普跌,僅有130多只交易品種上漲。不計算ST個股和未股改股,兩市30多只個股漲停,跌停個股則超過300只。
行業板塊悉數告跌,且跌幅都在1%以上。煤炭板塊領跌,整體跌幅高逾6%。建筑工程、石油燃氣、券商保險三大權重板塊跌幅也超過5%。日用品、電子、家電等消費概念板塊表現相對抗跌。
滬深兩市延續放量態勢,分別成交4643億元和6785億元,總量超過1.14萬億元。
滬深300指數同步破位下行,收盤報3556.99點,跌202.44點,跌幅也達到5.38%。10條行業系列指數全線收跌,且跌幅都在3%以上。300能源等4條指數跌幅超過6%。
滬深B指延續跌勢。上證B指跌4%至366.97點,深證B指跌1.79%至1187.98點。
證監會26日晚間宣布叫停融資類收益互換。業界分析認為,此舉不僅對券商收益產生較大負面影響,其所傳遞的管理層繼續“降杠桿”信號也對投資者情緒形成較大沖擊,從而降低市場風險偏好。此外,下周起新股發行將正式重啟,初期發行的28只新股沿用“全額預繳”模式,也會對二級市場資金形成分流。在多重因素共同作用下,滬深股指出現深幅調整。
后市展望
中航證券:表面上看大跌的導火索是由國信證券被調查引發券商板塊全線大跌造成,實際上市場經過近兩個多月的上漲,已經積累了較大獲利盤,不論是主板還是創業板都已經接近了阻力位,回落在預期之內,不過單日大跌的幅度確實有些大。目前投資者最想知道的是這個大跌到底會到哪里,重點關注的是主導指數的創業板。
巨豐投顧:縱觀近期市場,政策影響可謂居多。一方面,新股重啟,無論規則如何改變,對市場的負面影響總是存在;另一方面,政策上解除券商自營業務凈賣出限制,意味著券商完全可以減倉對沖,這樣同樣是對市場不利,而這或許是市場走低的最直接原因。當然,宏觀上看,政策面的微調,實際上表明前期股災基本消除,救市基本成功,目前部分限制也將逐步解除,市場基本面逐步轉好。總體上,短期市場仍是存量資金的博弈,在增量資金介入不深的當下,隨著新股發行的影響,市場震蕩加劇,但總體不改市場向好局面,逢低仍可考慮低吸。具體操作上,逢低適當建倉、加倉;藍籌股估值優勢下,短期謹慎操作,但中線可逢低繼續布局。而對于以創業板為首的小盤股,反彈中可重點關注。
民族證券:市場近期有盤整中逐漸走高的趨勢。但考慮到以下因素,市場大幅度反彈的空間也不足。第一,隨著市場的走強,前期為穩定市場而出臺的一些限制做空政策也將解除。如監管部門將取消7月份以來實施的對券商自營空頭頭寸的限制,不再要求券商自營保持每天凈買入,本周二,市場公開了證監會文件,取消了今年7月初20多家券商救市聯盟關于4500點以下只買進不賣出的承諾,這都會增強市場做空力量,特別是券商在今年4000點左右買入形成的套牢盤壓力會影響市場的做多情緒的釋放。第二,經濟下滑壓力并沒有根本緩解。如10月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6%,增速較9月回落0.1個百分點。第三,經歷10月以來市場大幅度上漲后,主流投資機構盈利普遍比較豐厚,臨近年底,不少投資機構面臨業績考核壓力,普遍都有套現動力,這一方面可以兌現盈利,另一方面也可以為明年市場投資盈利預留空間。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