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市圍繞水庫移民“穩得住、能發展、可致富”的目標,超前謀劃推動庫區數字基礎設施建設,以德化水口庫區數字基礎設施建設為試點,在全市率先搭建庫區數字化運營及信息化平臺——“五福水口”,依托數字化平臺實施后扶項目動態監管新模式,強化數字技術賦能新質生產力,打造水庫移民后扶示范區建設的“泉州樣板”。
聚焦智慧文旅在提升新質生產力上“做示范”
建立智慧管理體系。轄區石牛山景區通過打造4D影院系統,讓游客從視覺、聽覺、觸覺等全方位親身感受石牛山的地質演變過程。中共福建省委(坂里)舊址設置坂里抗戰人物春秋雙屏互動視頻、抗戰瓷270度幻影成像等。
健全智慧服務體系。依托“五福水口”信息化平臺等載體,為游客提供游前、游中、游后全程個性化服務,搭建涵蓋景點介紹、線路推介、美食推薦、住宿預訂等一站式優質服務架構。自平臺上線運行以來,累計訪問量達4萬多次,服務游客數量逾10萬人次,極大地優化和提升了游客的旅游體驗。
實施智慧營銷策略。“五福水口”平臺針對不同年齡層次、地域來源的游客,精準推送契合其興趣偏好和需求特點的旅游產品與活動,顯著提升營銷效果和游客滿意度。石牛山景區通過建設電子商務平臺、自媒體平臺、微信公眾號及第三方互聯網平臺等,打造融媒體矩陣,加大景區品牌營銷力度。
聚焦電商興農在發展數字經濟上“走在前”
對產業發展進行科學預判。“五福水口”信息化平臺對庫區內的產業進行梳理,多維度、全方位分析研判不同業態發展走勢,向各業態經營者提供產業、產品發展前景預測報告和參考建議,引導經營者、種植業者及時調整和優化資源配置,有效降低庫區特色產業發展的市場風險。
搭建農產品線上銷售平臺。充分發揮“五福水口”平臺優勢,為德化縣東部5鎮34家餐飲、民宿、農特產品商戶成功搭建線上銷售渠道,引流近2萬人,促進部分農家樂、小作坊快速提升知名度,消費者返購率達26%,促進當地餐飲、民宿、農特產品商家增加創收,數字鄉村賦能農業效果凸顯。
打造農產品線下配套平臺。在石牛山景區商業街打造農特產品體驗店,配置鄉村運營師,貼心服務和特色產品講解,讓消費者親身感受農特產品的優良品質和獨特魅力,帶動當地農特產品銷售,使庫區農特產品的銷量節節攀升,村集體經濟增收成效顯著。
聚焦數據應用在拓展應用場景上“見成效”
持續優化公共服務。通過構建“陽光信訪”系統,讓群眾足不出戶提意見建議、反映訴求,不斷提升公共服務質量和水平。今年以來,當地矛盾糾紛發生率同比下降25%,公共服務滿意度較去年提升了15個百分點。
提升應急管理能力。依托“五福水口”平臺的數據采集和智能分析,對鎮域內的自然災害、突發事件等進行嚴密監測和及時預警,實現智慧調度,全力以赴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今年以來,通過數據分析和預警系統,已多次成功應對強降雨和臺風天氣,提前轉移安置群眾500余人次,有效避免了人員傷亡和重大財產損失。
促進村務科學決策。把基層黨建、基層小微權力監督、網格化治理搬上小程序,拓寬庫區黨員群眾參與鄉村建設的渠道。利用數據的全面統計分析和清晰直觀的報表展示,“五福水口”平臺為鎮區的各項決策提供精準可靠的依據,顯著提高了決策的科學性、合理性和前瞻性。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