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來,泉州市緊抓“規劃、規范、提升、示范、招商”5個環節,堅持以項目化清單化推動工業(產業)園區標準化建設具體化常態化。日前,泉州市《加快推進企業入駐標準化工業(產業)園區促進增產增效的指導意見》被省政府辦公廳轉發至各省直部門和九市一區,總結提煉的8種園區建設經驗、15個實操手法、3份政策方案在全省全面推廣。
連片開發 形成規模化效應
泉州市堅持統籌管理,滾動推進項目,突出招商、建設、運營一體化推進,首批14個市級試點項目已投入試運營7個,帶動周邊連片開發,形成規模化效應。優化項目服務,建立健全“代辦專員”和“審計專員”掛鉤服務機制,明確工作職責,94個項目配強配優“代辦專員”“審計專員”,強化跟蹤服務管理。
連片開發上,按照串點成線、串線成片、連片開發的思路,以14個市級試點項目為基礎,將位置相鄰、產業定位趨同的地塊進行統一規劃、延伸拓展,爭取形成用地連片改造提升,發揮規模效應,推動產業集聚、土地集約發展。
規范服務 政策力度再加碼
泉州市進一步規范園區服務,出臺園區導則。市園區辦制定出臺2份工業園區建設管理運營指導意見,推動建立工業園區建設、招商、運營長效機制,完善園區“吃住行”等配套服務,加強園區規范管理,確保科學長久運營,打造一流營商環境。
同時,政策力度再加碼,重點聚焦入園企業租金減免、促進入園企業培優扶強等8個方面,制定出臺《加快推進企業入駐標準化工業(產業)園區促進增產增效的指導意見》,推動縣(市、區)結合本地區實際出臺相應政策措施,力促入園企業增產增效。市縣兩級安排財政資金,支持企業“搬家”入園購置新設備。如,免除入園企業首年租金,有的縣域延長到3年;對入園企業上新設備,給予投資額20%、最高500萬元補助;給予入園研發平臺最高200萬元補助。
全省推廣 “八種模式”有成效
泉州市堅持邊建設邊總結,按照“中心城區發力專精特新、都市工業,沿海地區集零為整、連片發展,山區縣抓重點片區、不搞遍地開花”的思路,探索了園區標準化建設“八種模式”。
“八種模式”包括高新集聚,發展都市工業;產城融合,實施“活古城、戰江南”;新舊融合,打造服裝智能制造基地;全域整合,托管帶動14個綜合產業園;龍頭帶動,打造泛家居產業走廊;工業梯田,批次建設產業新城;出村入園,鄉鎮傳統產業走新路;中試孵化,加速科研項目產業化。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