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以“關愛留守兒童 歌聲放飛夢想”為主題,東南公益“夢想音樂教室”第六季在洛江區虹山中心小學啟動,“彩虹課堂”藝術團也在當天成立。本項活動由洛江虹山鄉黨委、虹山鄉政府、仰恩大學藝術與教育學院、中國郵政洛江區分公司、泉州晚報社第三黨支部、泉州晚報社團委、泉州晚報社志愿服務隊、泉州市東南公益協會聯合主辦。接下來,每周六上午,仰恩大學藝術與教育學院的師生都會前往學校支教。
孩子們從握笛等最基礎步驟學起
愛心人士送來孩子們上課所需的樂器
音樂課堂上的師生互動
學生好奇地拿著樂器,嘗試著讓它發出聲音。
音樂老師來了 孩子們上課更精神了
“你們看,這是錯誤的握笛姿勢,像這樣聳肩,過度挺胸都不對。”在四年級的順笛課堂上,孩子們跟著老師的課件,從握笛等最基礎的知識開始學起,認真極了。在三年級的葫蘆絲課堂上,孩子們正專心致志地跟著老師學習節拍,當老師要邀請同學們起身示范時,孩子們踴躍地舉起了小手,積極參與課堂互動。
五年級的小妍上完第一節課后,一邊小心地收起陶笛,一邊開心地說:“好喜歡老師上的課。希望老師每周都能來。”這是她第一次接觸陶笛,覺得很有意思。
“孩子們上課都很認真,一學就會。這節課基本完成了學習計劃。”仰恩大學藝術與教育學院大二學生吳佳妍是支教老師之一,她說,參與“彩虹課堂”和“夢想音樂教室”的支教活動,學以致用做公益的同時也鍛煉了自己的能力。
虹山中心小學校長彭曉偉介紹,學校位置偏遠,孩子們缺乏專業的藝術教育,音樂、美術等課程日常都是其他任課老師兼職教學。“十分感謝大家對孩子們的關心,以后有了常態化支教,孩子們可以放飛音樂夢想,更加健康快樂成長。”
各方攜手支教 打造“彩虹課堂”藝術團
“夢想音樂教室”是東南早報、泉州市東南公益協會于2019年3月聯合鯉城區音樂家協會等發起的公益活動,先后在安溪縣劍斗鎮潮碧小學、惠安縣官溪小學等地為孩子們授課,至今已持續開展4年。始于2021年的“彩虹課堂”,是由洛江區虹山鄉黨委、鄉政府,中國郵政洛江區分公司,泉州市東南公益協會聯合主辦的關愛留守兒童項目。本學期開學不久,經各主辦方溝通協商,決定進一步升級推出“彩虹課堂”藝術團項目,通過音樂專項支教,給虹山小學的孩子們送去優質的音樂藝術課。活動得到了仰恩大學藝術與教育學院師生的鼎力支持。該學院院長張文介紹,為做好支教,學院組建了一支由2名指導老師和20名支教學生組成的支教團。“通過支教,不僅可以讓師生感受到教育的力量和價值,還可以幫助偏遠地區的孩子接受更優質的藝術課教育。”張文表示,支教老師每周六會到虹山中心小學,給2至5年級的學生上兩堂音樂課。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開設的課程內容包括豎笛、陶笛、葫蘆絲、順笛等,主要以樂器教學為主,根據情況將拓展合唱、舞蹈、美術或其他藝術課教學。
這次活動得到了泉州市溫陵實驗幼兒園、泉州中央商務區幼兒園和福建省力誠食品有限公司的支持。兩所幼兒園通過在園里舉辦跳蚤市場、公益拍賣等活動,用募集的善款助力“彩虹課堂”和“夢想音樂教室”持續開展。
“上課時,我發現這些孩子的領悟力很不錯。”在現場,泉州市溫陵實驗幼兒園副園長周清芳對孩子們的表現很滿意,她當場捐出2000元用于關愛留守兒童公益活動。
“活動很有意義,接下來我們會繼續參與。一方面,讓中心城區的孩子通過自己的力量幫助留守兒童;另一方面,也讓鄉村的孩子們開啟藝術之門,得到更優質的藝術教育。”泉州中央商務區幼兒園園長趙令鳳表示。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