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戰“疫”出成果
華僑大學4個新冠病毒應急科研項目順利通過驗收
泉州網3月30日訊 (記者王樹帆)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泉州市快速啟動“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治技術的研究和產品開發”專項征集工作,支持華僑大學開展“可抗冠狀病毒的中西藥復配消毒/抑菌劑的研發及產業化”“新型冠狀病毒快速檢測試劑研發”“抗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藥物篩選”“新型冠狀病毒快速可視化檢測試劑盒研發”等4個項目的應急科研攻關。近日,這些項目順利通過專家驗收評審。
“抗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藥物篩選”項目針對新型冠狀病毒在侵染、存活、復制過程中的通路靶點,通過假病毒和轉染病毒的細胞實驗,篩選出4個可顯著降低細胞上清液病毒RNA(核糖核酸)水平的化合物,其中Z-5效果明顯優于陽性對照氯喹,有望將其開發成為新型抗新型冠狀病毒藥物。
“新型冠狀病毒快速檢測試劑研發”項目針對當前缺乏新型冠狀病毒現場快速檢測手段的現狀,應用靈敏度高、特異性強的等溫核酸快速擴增技術,開發針對新型冠狀病毒靶標基因的現場快速高靈敏檢測試劑盒,為普通民眾在社區醫院或家里等場所的初步排查,及醫院收治病人的現場快篩提供新技術和新產品。目前產品已經獲得歐盟CE認證,申請專利兩項。
“可抗冠狀病毒的中西藥復配消毒/抑菌劑的研發及產業化”項目,是針對目前普遍使用的消毒產品,如含氯消毒劑、醇類消毒劑、含碘消毒劑和過氧化物類消毒劑等存在對人體或生態環境具有一定危害的缺陷,研發了一種以復方中藥提取物為主、季銨鹽類衍生復合物為輔的復配消毒抑菌劑,取材天然、安全無毒,對冠狀病毒及常見致病菌的殺滅率均達到99%以上。
“新型冠狀病毒快速可視化檢測試劑盒研發”項目開發出一款可以不經過采集口腔咽拭子和病毒核酸提取過程,直接針對待測人員飛沫/氣溶膠進行新型冠狀病毒快速檢測的產品,它可以在室溫(36℃-42℃)條件下進行,實現結果可視化、直觀準確。目前該項目成果已經在試用和引入第三方進行檢測評價。
去年以來,我市深入貫徹省疫情防控學校及科研攻關組會議精神,充分挖掘我市醫院、高校科技人才優勢,認真謀劃重點領域疫情防控科研攻關工作。除了緊密跟蹤上述4個應急項目的科研進展和落地應用,我市還加快推動疫情防控檢測試劑、治療藥物、消殺產品、可移動式方艙等科研成果產業化,大力支持公共衛生相關科學研究,持續推動相關高校、科研機構、企業聯合開展疫情防控核心技術攻關。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