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對制止餐飲浪費行為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切實培養節約習慣,在全社會營造“浪費可恥、節約為榮”的氛圍。昨日,記者前往泉州幾家機關食堂走訪,發現按需點餐、“光盤”這樣節儉用餐的“好食尚”已成為一種自覺行動。
宣傳氛圍濃厚 “光盤”成自覺行為
昨日中午12點左右,正值食堂午餐時間,記者來到市政府的幾家機關食堂進行走訪。
在市政府13號樓的仟佰佳餐廳,用餐人員進入餐廳后,志愿者就會引導其進行體溫測量。在餐廳入口,一塊廣告宣傳牌立在一旁,上面寫著“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光盤行動”。在餐廳墻面的顯眼位置上,隨處可見宣傳畫,電子屏幕滾動播放著相關宣傳標語,著力推行文明餐飲,提醒用餐人員按需取餐、杜絕浪費,弘揚節儉風尚。在打菜區域,用餐人員拿著餐盤排隊按需取餐后有序落座。餐桌上,用餐人員之間用隔板隔開,各自進行用餐。記者在現場看到,用餐人員都能按需點菜,菜品基本是一葷一素搭配,米飯也是按量領取。
記者在餐廳走了一圈,發現就餐人員都能安靜吃飯,吃完飯后,大家自覺收拾餐盤,整體秩序很好。
在收拾餐盤位置,記者看到,餐盤基本都已“光盤”,剩下的都是骨頭和湯汁。“在食堂,大家都懂得按量取餐,不浪費。”在市政府某單位就職的王先生說,當前全社會都在倡導厲行節約,黨政機關人員應該做好表率,起到模范帶頭作用。
在市政府D棟的少林餐飲食堂,墻壁上張貼著“光盤行動、節約糧食”等反對浪費的宣傳畫,志愿者正忙著引導用餐人員進行體溫測量,而前來就餐人員也都排隊有序點餐,沒有發現明顯超量取餐的現象。記者走訪了解到,在其他機關食堂,文明用餐的情況大致相同,就餐人員都能做到按需取餐,杜絕浪費。
“大家都有節約糧食這個意識,我覺得非常好。”市民黃女士說,很多人提倡健康飲食,如果飯菜剩得太多,自己也會不好意思,這是一種觀念上的轉變。
少先隊員進餐廳宣傳文明用餐
本報訊 (記者王麗虹 通訊員黃凱杰 施遠圻)為了弘揚勤儉節約傳統美德,倡導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消費理念,近日,鯉城團區委、區少工委舉行“拒絕餐飲浪費 文明從我做起”長卷繪制暨“文明餐桌”志愿服務活動。來自轄區6所小學的60多名少先隊員共同繪就16米長的“文明用餐圖”,并在老師的帶領下走進商場餐廳,開展文明餐桌宣傳活動。
活動現場,來自新華中心小學的少先隊員代表林婧琳宣讀倡議書,呼吁少先隊員們樹立“拒絕餐桌浪費,文明從我做起”的意識,為“文明餐桌”的推廣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并向廣大市民發出“衛生用餐、節儉用餐、綠色用餐、文明用餐”的倡議。現場,兩張總長16米的畫紙鋪展開來,孩子們盡情描繪。經過半個多小時的創作,一個個文明就餐的場景躍然紙上,“珍惜糧食”“光盤行動”等文明標語十分醒目。
當天,少先隊員還在老師和志愿者的帶領下,走進餐廳開展文明用餐宣傳。發現食客未使用公勺公筷,孩子們就上前提醒,并為他們送上一雙公勺、一份書簽以作紀念。“餐桌上接受孩子的宣傳教育,別有一番趣味,我們接下去也會更加注重文明就餐。”市民陳先生表示。
米飯分成大小份 多項措施制止浪費
“大家都很自覺,有節約意識,自己能吃多少就拿多少,倒掉的大多是骨頭和殘羹,很少浪費。”仟佰佳餐廳負責人陳先生說,近段時間來,就餐人員都在以實際行動拒絕“舌尖上的浪費”。少林餐飲的負責人楊先生也有同感,“反對浪費,機關食堂應該走在前列,而且意義重大。”
記者從泉州市機關事務管理服務中心了解到,8月份以來,該中心向各個黨政部門發起倡議,在食堂用餐時,倡導按需取餐,避免浪費。同時,在各個食堂的顯著位置張貼宣傳畫和宣傳標語,提倡“光盤行動”。“一直以來,機關食堂推行的就是小份菜,為的就是不浪費糧食。而現在,打飯方式也有所改變。”該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食堂提供的米飯分為大份和小份。這主要是根據個人需求,有的人飯量大,有的人飯量小。如果是飯量小的人,他們就可以拿小份,目的是倡導按需取餐、避免浪費。在飯菜的口感方面,該中心也要求各個食堂飯菜口感要符合就餐人員的口味,防止因口味不對而導致浪費行為。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959379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