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二季度,全市主要金融指標呈現回升態勢。1—6月,金融業增加值預計增長8.5%。
金融活水潤實業
二季度泉州主要金融指標呈現回升態勢
金融是實體經濟的“血脈”,資金是企業運行的“血液”。作為制造業大市,今年以來,我市緊緊圍繞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主線,靶向施策,為企業精準紓困。今年二季度,全市主要金融指標呈現回升態勢。1—6月,金融業增加值預計增長8.5%;6月末,人民幣存款余額同比增長16.53%;人民幣貸款余額同比增長11.07%。
解困 近九千家企業獲調整還款計劃
盛夏時節,永春某企業的標準化生豬養殖場自動化設備正忙碌著給生豬投放飼料。此前,受疫情影響,該企業急需流動資金用于采購豬仔及飼料。得知情況后,中國農業銀行泉州分行采用抵押、“信用+”組合擔保方式,于4月30日給予該企業2150萬元授信,年利率僅為3.35%,有效紓解了其資金壓力。
疫情使這樣的中小企業面臨挑戰,但金融政策持續發力,又讓他們心里更加有底。疫情發生以來,我市迅速出臺《關于金融支持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關于金融支持企業復工復產七條措施的通知》《關于嚴格落實各項金融支持保障政策的通知》等政策措施,從穩貸、增貸、降成本等方面為企業抗擊疫情雪中送炭。
“惠企”政策不能只是一紙文件,為讓其真正落地見效、受益于企業,我市在多輪摸排調查困難企業的基礎上,成立金融服務企業專業小分隊,開展“百名行長進企業”專題活動,在企業“家里”現場解讀政策的兌現方式和渠道。
目前,這些舉措成效顯著:今年前6月,我市累計為9232家企業調整還款期限、延期付息、降低貸款利率等,涉及貸款金額586.32億元,加權平均利率比年初降低0.3個百分點;此外,還有3225家企業獲得增貸,568家次受疫情影響企業通過應急周轉資金獲得轉續貸。
改革 超四千家企業通過供應鏈金融融資
為加快企業復工復產進程,今年,我市加大多項金融改革力度,促進金融資源更多流向實體經濟。
在石獅市華寶明祥食品有限公司的包裝車間,經過解凍、清洗、蒸煮、殺菌等一系列程序,一個個魚罐頭行銷海內外。疫情之下,該企業訂單不降反升,每天要消化掉100多噸的魚品。在臨近休漁期,該企業急需資金大量儲備水產品原材料的時刻,石獅市六勝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通過供應鏈金融模式,今年以來已投放給華寶明祥約2500萬元的資金,幫助其解決燃眉之急。
華寶明祥只是我市大力發展供應鏈金融的受益者之一。今年以來,我市開展小微企業供應鏈融資倍增推進計劃,探索開展“供應鏈平臺+擔保+銀行”模式,品尚、一品嘉、輔城網、騰程泛家居等一個個供應鏈金融平臺茁壯成長,為企業融資多開辟了一條“門路”——今年截止到5月末,全市已有4200多家中小微企業借助龍頭企業及各類供應鏈融資平臺獲得融資126.79億元。
與此同時,加大增信支持、完善企業公共信用評價、創新融資對接等工作齊頭并進,為企業尋找資金“活水”。 其中,全市11家政策性融資擔保機構均與省融資再擔保公司建立風險分擔機制,10家銀行業機構與政策性融資擔保機構簽署2∶8風險分擔協議,探索龍頭企業反擔保、抵押物二押、應收財政補貼款質押等融資擔保模式,為企業“擔保”業務分擔風險。疫情發生以來,已累計為449家中小微和“三農”企業提供擔保服務,涉及金額5.75億元;截至目前,全市政府性融資擔保公司融資在保余額12.13億元,較年初增長50.87%。
服務 普惠金融覆蓋四成以上小微企業
提升金融服務水平,是優化營商環境的重要一環。疫情之下,我市為金融服務提質增效方面沒有止步,成績同樣亮眼:深化泉州臺資企業資本項目管理便利化試點方面,已累計辦理367筆,有37家臺資企業享受政策福利,涉及金額約1.31億美元。構建金融基礎數據方面,推動建立集中統一的普惠金融數據庫,促進線上普惠金融業務創新發展,首批擬采集市公積金管理中心、市醫保局、市公安局等7個單位的數據。實施資本追趕計劃方面,今年共有181家企業入選市級上市、掛牌后備企業名單,將獲得重點輔導,其中掛牌后備企業數量同比增長達26.47%。
“支農支小”工作是發展普惠金融的一部分。近年來,在政策引導下,我市金融機構不斷下沉服務、創新金融產品,與小微企業及“三農”的黏性與日俱增。這樣的利好在數據上得到體現——今年截至5月末,全市小微企業貸款余額2407.53億元,同比增長10.12%;小微企業貸款客戶數32.86萬戶,同比增長7.17萬戶;小微企業信貸覆蓋率為40.37%,比年初增加1.58個百分點。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