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經濟網訊(記者 黃錦玲)“這幾天出來買菜,發現馬路明顯比以前干凈多了,以前每次外出一趟都是干干凈凈地出來,‘灰頭土臉’地回家,滿載沙土的大貨車蠻橫一過,一路風景一路歌是不存在的,一身塵土一嘴沙倒是真的!”家住南安水頭奎峰北路與水頭中心大街交叉口附近的村民李大爺樂呵呵地說道。
記者從南安市交通運輸局執法大隊獲悉,2019年10月24日至2020年1月20日將在全市范圍內開展建筑渣土運輸管理“百日攻堅”集中整治行動。為切實解決交通運輸領域關于渣土車的難題積案,南安市交通運輸局執法大隊火速行動、積極響應泉州市交通運輸行業建筑渣土運輸管理“百日攻堅”集中整治行動,從10月24日至11月10日共出動執法人員209人次,查獲渣土運輸車輛28部,首抓渣土車違法違規案件38起,其中涉及超限超載17起、無營運證1起、非法改裝8起、污染公路1起,沒有采取必要措施防止貨物脫落揚撒6起,首抓違反城市管理相關法律法規的行為3起。
走訪源頭,宣傳發力
多次組織執法精干力量,深入南安中輕、華潤、上聽、中泰等多家采石沙點和漢豐水泥攪拌站等渣土車出沒較頻繁的場地及遠兆渣土運輸有限公司等企業進行實地走訪并分發宣傳資料126份,全面了解和掌握渣土相關企業的生產現狀,監督其合法運輸,加強源頭管控,杜絕超限運輸、“滴灑漏”和非平臺車輛上路,爭取得到群眾和業戶的支持與理解。在對國省干道、建設工地、沙石礦場、渣土運輸公司、建陶物料礦區等重點貨運源頭單位的走訪過程中,嚴格指出渣土車一旦涉及超限運輸、非法營運、非法改裝、“滴灑漏”、衛星定位未保持在線等違規行為,都將被列為整治重點。
高頻執法,部門合力
執法過程沒有“旁觀者”,也沒有“緩沖期”,開展渣土車整治刻不容緩,要“動真碰硬”,大膽啃“硬骨頭”。南安市交通運輸局執法大隊積極主動協同轄區公安、城市執法等部門采取交叉執法等模式開展不定點統一聯合執法行動,除了正常上班時間外,采取錯時、延時、夜間、公休日加強對南安市轄區重點路段的重點布控和流動布控,“反復抓、抓反復”,有效打擊違規渣土車惡意逃避執法檢查的不法行為,特別是人人喊打的“百噸王”。
精準出擊,科技助力
“不是才超1.76噸而已嘛,你們居然也知道出來設卡檢查,太厲害了!”11月4日晚上20時許,鄧師傅從龍巖運載水泥欲到惠安途經水頭交通公安聯合治超站時被查獲,這位被扣車還夸執法人員厲害的年輕司機不知道剛才他被發現超重運輸原來是因為踩了“雷區”——不停車檢測系統的傳感彎板。
據悉,水頭交通公安聯合治超站實行24小時輪班制,充分利用國道324線小盈嶺沿途的百萬高清監控和不停車檢測系統及即將建成投入使用的治超站引導設施和電子抓拍系統等科技手段嚴查從廈門市途經國道324線進入南安市轄區的違法超限超載運輸車輛。
頂格處理,制度加力
對于無營運證、無泉工號牌、未安裝智能監控終端、違規營運的“兩非”渣土車,交通、交警、城管部門按照各自職能對渣土車違規行為依法頂格處罰后,再移交市渣土辦實施部門聯動處罰后,方可上路行駛,可謂聯罰聯放。同時,開通綠色通道,為符合條件的外地車輛辦理回遷,并納入管控平臺;嚴格執行“一超四罰”,依法對違規渣土車輛、當事駕駛員、道路運輸企業、貨運站場經營者實施處罰,并于每月初將違法行為及處罰信息抄告車籍地道路運輸管理機構;一旦私自加高欄板、私自改變密封裝置被發現者,須立即停止運行,責令恢復原狀,并對所屬企業通報批評,違反規定達到三次的,予以清出平臺。
透明執法,群眾給力
每日及時匯總上報《泉州市交通運輸執法系統建筑渣土運輸管理“百日攻堅”集中整治工作日報表》,并在辦結案件后,通過公共區域的宣傳欄,對渣土車的違法違規行為進行曝光。同時,從重從嚴整治渣土運輸企業“利益鏈”,對與違法渣土車有利益牽扯的工作人員堅決移交紀委監委依法查處,并建立說情登記制度,對渣土車整治過程中為違法違規渣土車說情打招呼者實行實名登記備案。
依靠群眾、相信群眾,發動群眾,借助群眾的力量對違規渣土車進行監督,開通群眾舉報熱線(南安市交通運輸局執法大隊:0595-86351193, 南安市渣土辦:0595-86367228),受理群眾對違法、違規渣土運輸行為的舉報和投訴。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1-87523908 郵箱:qzce@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