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政愛民新風尚
“親人解放軍”,泉州人民對此有著切身體會。著眼地方所需、群眾所盼、部隊所能,廣大駐泉部隊為僑鄉建設傾盡所能。
他們的身影,縱橫在風雨中。
有著10多年捕魚生涯的方遠平,回想起漁船翻覆的那一幕,依然心悸。臺風“尼伯特”前腳剛走,他就和老鄉出海打魚。返程時,意外卻發生了。“海上突然起了大風,浪也高,我們根本來不及反應,船就翻了。”方遠平說,無助的他們只能站在船殼上揮手求救,祈禱過往的漁船能夠看見。2個小時的飄蕩,讓他們的心漸漸下沉。風雨交加中,一艘軍艦的身影闖入視線。
那正是“泉州艦”!
它一邊緩慢接近,一邊提醒過往船只規避失事漁船。副艦長邵波帶領4名戰士,駕駛高速小艇,將漁民成功營救上船。“原本以為見不到家人了。”獲救的方遠平,激動之情溢于言表。
這不是個案。駐扎在強風暴雨頻繁光顧的地區,子弟兵們總是沖鋒于風雨一線,踴躍承擔搶險救災等急難險重任務,全力維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據不完全統計,2012年以來,部隊參與搶險救災和社會救助29000多起,搶救轉移遇險群眾13000多人次,撲滅火災12958起。
他們的關愛,播撒在僑鄉內外。
就在上個月,市民政局、雙擁辦帶領我市醫療小分隊前往泉州掛鉤幫扶的西藏工布江達縣醫院,開展“復明工程”慈善光明行動。解放軍第180醫院的醫生們,為前來就診的農牧民群眾做眼體檢查,并為20位白內障患者開展免費復明手術,得到藏區群眾的廣泛好評。
在更廣的范圍內,駐泉部隊積極開展扶貧幫困獻愛心活動,與11個縣(市、區)的三峽移民村和經濟不發達村開展掛鉤共建活動,援建新農村和城市社區建設援建點77個。他們采取捐資助學、結對幫扶等形式,資助貧困學生完成學業,支持農村教育事業發展。他們發揮科技人才優勢,對家庭困難的群眾進行科技和職業技能培訓、指導,幫助經濟欠發達村和困難群眾脫貧致富。
不僅如此,部隊官兵們還廣泛參與“平安泉州”創建活動,圓滿完成世界閩南文化節、東亞文化之都2014泉州活動年開幕式、海上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等重大活動安保工作。認真制定服務地方經濟社會建設的各項舉措,積極配合泉州開展民營企業“二次創業”、實施“五大戰役”和“城市建設管理年”等活動。主動參與我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園林城市、衛生城市和雙擁模范城等活動,開展軍訓、軍事日、消防安全、思想道德、國防知識等教育實踐活動,支持地方精神文明建設……
風雨如磐,歲月如歌。戰爭歲月,這里上演過“父送子、妻送郎、兄弟爭相上戰場”的感人場面;和平年代,這里綿延著擁軍優屬、擁政愛民的魚水新篇。堅不可摧的血肉情緣,源遠流長的魚水情誼,將驅動泉州繼續在雙擁征途上浩海揚帆,凝聚起新一輪軍民融合深度發展的磅礴力量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替換#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