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支招 2016年高考志愿填報講座昨日舉行,資深專家楊永清老師提醒考生結合社會需求、個性興趣能力和高考成績——
核心提示
“楊老師,孩子想選專業又想挑學校,怎么樣才能更穩妥?”“我家小孩理科601分,不選專業的話如何選學校?”昨日下午3時,由泉州晚報社、泉州培元中學、廈門大學國際學院聯合主辦的“2016年高考志愿填報講座”在培元中學中源藝術劇場舉行,近700名聽眾早早地帶著問題趕到現場。從事教育一線工作34年、多年來致力于高考志愿研究的楊永清老師從六個方面全面解讀“平行志愿的策略與技巧”,并在講座后與考生、家長進行互動交流。“我們好幾個家長在討論,這場講座指出了平行志愿填報的幾大誤區,對我們的幫助特別大。”從洛江趕來的家長賴女士為這場“精彩而實用的講座”點贊。
培元中學中源藝術劇場寬敞舒適,家長們都說,因為是大屏幕,PPT的播放效果很好,學校精心布置講座的各個環節,校門口LED燈的提醒、指示牌、后勤服務等環節都做得細心到位。
分數效益最大化 志愿填報誤區多
楊永清老師認為,高考志愿填報的意義有三個,最基本的就是考生高考分數的保值和增值,發揮分數的效益最大化。“一個好的高考志愿,能夠與社會需求,考生的個性興趣能力,考生的高考成績三點相結合,要做到這三點一線,考生和家長要花點心思,要搜集大量的信息,進行數據分析。”
不少家長來到現場時,都還不大理解平行志愿。楊老師在講座中指出了平行志愿填報的幾大誤區,如“ABCDEF6個志愿平行沒有順序”、“一檔多投,考生選擇”、“必定投檔,沒有風險”、“多次投檔,A退B取”,并提醒大家要注意進行規避。
平行志愿不是“平行錄取”,有些考生以為是“一檔多投”,只要自己成績達到所填報的院校的錄取條件,就被這些院校同時錄取,可以從中挑選一所學校。
楊老師特別舉例子說明,并非“必定投檔,沒有風險”。有的考生被某所院校調檔了,但沒有達到所選專業的分數,又不服從專業調劑,結果被院校退檔,只能等到征求志愿時才有機會繼續參與錄取。平行志愿投檔是按考生志愿順序依次檢索,一旦考生檔案投到某一所志愿高校后,之后的其他平行志愿院校就不再檢索。所以,對于每個考生而言,投檔錄取機會只有一次。
平行志愿有先后 從高到低“走樓梯”
楊老師介紹,普通類考生可以在提前及本科一批(A、B、C、D、E 、F個平行院校志愿)、本二批(十個平行院校志愿)被錄取。填報合理的話,被錄取的概率很高。
平行志愿不代表“平行投檔”,它是指在每個錄取批次的學校中,考生可填報若干個平行的學校,然后按“分數優先、遵循志愿”的原則進行投檔錄取,錄取時,將考生按成績從高分到低分順序排隊,依次檢索考生填報的A、B、C、D、E、F等幾個平行志愿,如果符合A志愿,則被錄取,如果分數不夠,則繼續檢索B志愿,依次類推,直到被符合條件的學校錄取。考生進檔后,按志愿順序逐步檢索,每個志愿下面有6個專業可填報。
楊老師舉例說明了平行志愿的黃金組合,包括梯形、三角形、正方形、倒三角形等形式,并提醒院校與院校之間要有4-6分的梯度,專業也要考慮梯度,在選擇專業時也要留有余地,要按熱門專業、中等專業、冷門專業的順序進行填報,各專業間要有一定的分距,一般要保持在3分以上。注意三個結合,即冷熱與發展、特點與就業,層次與級差的結合。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替換#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