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探索
泉州氣候宜人,物產豐富,農產品種類繁多。如何讓這些關系農民錢袋子的農產品既增產又豐收呢?德化上涌梨、安溪前陽茶葉、向陽農產品等經過一段時間的品質提升、營銷推廣,目前已取得較大的成效。
安溪前洋 校村合作 茶農迎來新契機
安溪縣大坪鄉前洋村,這里茶山遍布,但大部分茶樹品種是毛蟹。
今年59歲的茶農高泉招是土生土長的前洋村人,幾十年來一直以制茶賣茶為生。“上世紀80年代初,茶葉的價格很好,每斤可賣二三十元。但是隨著茶樹種植量的增加,茶產量激增,茶農間競爭加劇,茶葉的價格已遠遠不如以前。”到2014年,前洋村的毛茶每斤只賣10元左右。
在掛職該村黨支部第一書記的泉州晚報社員工徐希賢的牽線搭橋之下,福建省安溪茶業學校的老師深入茶農家中,指導茶農改良制作工藝,回歸傳統,開發出新的茶品種。2014年,前洋村成立茶葉合作社,打造出自己的品牌“前洋紅”。合作社還購入先進制茶、包裝設備,幫助茶農提高制茶效率,降低成本。
“經過安溪茶校老師的指導,茶葉泡出來的水質和茶樣有了很大的改觀,品質比以前有了提升。”高泉招說,春茶按新制法做出后能夠適應消費者口味,賣出好價錢。他家平均每年茶葉的產量約1.8萬斤,春茶差不多是6000斤,改進工藝后一季春茶可增收萬余元。
這兩年,隨著本社旗下各媒體的包裝推廣,借助本社24小時熱線96339銷售平臺和電商平臺暢通銷售渠道,前洋村的茶葉打開了市場,前景廣闊。
南安向陽 搭建電商 農產品銷售創紀錄
說起本地農產品推廣銷售成功案例,很多人還會想起南安市向陽鄉。
向陽鄉地處南安市東北部,東北面與仙游縣、洛江區交界,西北面和永春縣相鄰,山林俊秀,環境優美,當地的紅心地瓜、佛手、牛肉等土特產品的品質都很不錯。但由于地理位置偏遠,交通不便,導致產品賣不出去,產生不了效益。如今,隨著電商、物流的入駐,這一切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向陽鄉黨委書記蔡映輝上任后,十分重視農產品的推廣和銷售。自從向陽的農產品提供、把控,物流體系以及信息化平臺這三大電商要素搭建成型后,向陽的農產品迅速走出大山。去年快遞物流進駐向陽鄉后,僅僅下半年6個月,向陽農副產品的銷售額就達到900萬元。
“現在農戶1公斤紅心地瓜在家就可以賣2.4元,電商收購后加快遞費1公斤賣到5.6元。”蔡映輝介紹,不僅是紅心地瓜,向陽的牛肉、雞鴨、芥菜都很受歡迎。此外,他們還通過媒體報道,提升產品的公信力,推動各合作社抱團,通過電商、微商等方式一起銷售,互惠互利。“如今向陽農村電商框架已經形成,效益初顯。”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替換#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