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日上午,市海洋與漁業局局長陳文堃帶領該局相關科室負責人,掌線本社“政風行風直通車”熱線96339,就市民群眾關心的海洋經濟發展專項補助資金、水產品質量安全如何監管等系列問題做出解答。
發展海洋經濟可獲補助
陳文堃表示,早在2012年,我市就出臺了系列海洋經濟發展政策措施。2013年起,市級財政每年安排3000萬元預算設立海洋經濟發展專項補助資金。2013—2015年,我市每年分兩批開展海洋經濟發展補助資金項目申報評選工作,已累計補助項目51個,補助資金5938萬元。所補助的項目涉及遠洋漁業、品牌獎勵、水產品專業市場建設、冷庫建設、海洋生物食品、海洋新興產業、海洋相關規劃、海洋重大項目前期、縣級海洋經濟風險貸款補償金等多個方面。同時,每年評選出一批海洋產業龍頭企業,并從中擇優選取10家海洋產業“十佳”龍頭企業。
打造三大漁港經濟區域
據陳文堃介紹,按照我市海洋經濟開發“一核兩翼”的空間布局,全市將以中心、一級漁港為依托,結合城鎮建設,重點打造三大漁港經濟區域。其中,“一核”即在泉州灣重點打造祥芝漁港經濟區、崇武漁港經濟區,形成跨鎮域發展的漁業產業經濟輻射圈;北翼在湄洲灣重點打造峰尾誠峰漁港經濟區;南翼在深滬灣重點打造深滬漁港經濟區。
今后,這些漁港經濟區將加強漁港基礎設施建設,提升漁港整體功能;建設水產冷鏈物流產業鏈,推動水產品市場物流與養殖、捕撈、加工融合發展;引導水產品加工龍頭企業入駐,推進水產品精深加工特色化、專業化、規模化發展。同時,將發展漁業船舶、游艇修造業,建設遠洋漁業生產基地,深化漁業開放合作。同時,這些經濟區都將擴展休閑漁業產業,促進漁業與旅游、文化等相關產業有機結合,提升休閑漁業內涵和品質。
為助推漁港經濟區建設,今年在原有海洋經濟發展項目補助的基礎上增加了漁港經濟區建設項目補助,用于前期的規劃和設施建設。
海域采砂需走競拍程序
隨著沿海經濟的快速發展,海砂作為填海造地工程的主要填料,市場需求較大。國家海洋局、省海洋與漁業廳先后發文通知:自2013年1月1日起,實施以拍賣掛牌等市場化方式出讓海砂開采海域使用權。海砂開采海域使用權一次性出讓,年限最長不超過3年。根據我市海砂資源分布和海域資源開發利用現狀等情況,我市在圍頭灣圍頭角西側海域劃定了“圍頭灣海域采砂臨時用海區”。2013年9月,我市首次通過網上掛牌競價的方式,出讓海域采砂臨時用海海域使用權。2016年5月,我市再次成功出讓了圍頭灣海域采砂臨時用海。
今后,我市圍填海項目需要通過海域采砂獲得回填料的,項目建設業主應參與海域采砂臨時用海公開拍賣或掛牌活動,經競拍、海域使用論證、海洋環評并取得海域使用權后,方可在已確權的海域范圍內開展海域采砂活動。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替換#為@)